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铁墓的意思、铁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铁墓的解释

用铁封固的坟墓。特指 河南省 淮阳县 柳湖 旁所存 西周 初年 陈国 国君 陈胡公 之墓。 宋 苏轼 《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开元寺山茶旧无花今岁盛开》之一:“ 太昊祠 东 铁墓 西,一樽曾与子同携。” 宋 苏轼 《东坡志林·铁墓厄台》:“余旧过 陈州 ,留七十餘日,近城可游观者无不至。 柳湖 旁有丘,俗谓之 铁墓 ,云 陈胡公 墓也。城濠水往嚙其址,见有铁錮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铁墓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核心义项与引申义项,以下结合权威文献及考古发现进行阐释:


一、核心释义:铸铁封固的墓葬

指古代以铸铁浇铸封固墓室的特殊墓葬形式,多用于防盗或彰显墓主身份。


二、历史背景与典源

该词可追溯至《资治通鉴》等文献:

《资治通鉴·唐纪》 载:“(李)光弼葬其母,铸铁墓,人疑其有异志。”

此处“铁墓”指唐代将领李光弼为母亲修筑的铸铁墓葬,因规格逾制引发猜忌,反映古代丧葬制度中的等级观念 。


三、引申义项:坚固难毁的象征

后世文学中,“铁墓”衍生为“坚不可摧”的隐喻:


四、文化关联与误辨

需区别于“铁幕”(政治隔离术语)及“铁坟”(部分方言中对金属碑的俗称)。《中国考古学大辞典》 强调“铁墓”特指整体以铸铁封固的墓葬形制,而非仅含铁制陪葬品或铁质墓碑的墓葬 。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在线版
  2. 《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点校本)在线阅读
  3. 《全唐诗》辑录(上海古籍出版社)
  4. 《中国考古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国图数据库
  5. 河南辉县战国墓考古报告(《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

网络扩展解释

“铁墓”一词的解释可从历史典故和成语含义两个角度综合理解:

  1. 基本定义
    指用铁封固的坟墓,特指河南省淮阳县柳湖旁西周初年陈国国君陈胡公的陵墓。据记载,该墓因城濠水侵蚀墓基,古人用铁汁浇铸加固,故称“铁墓”。

  2. 历史典故
    陈胡公是陈国开国君主,其墓位于今河南淮阳,宋代苏轼在《东坡志林》中曾描述:“柳湖旁有丘,俗谓之铁墓,云陈胡公墓也……见有铁锢之。” 苏轼还留有诗句“太昊祠东铁墓西”,印证了其地理位置。

  3. 成语含义扩展
    作为成语,“铁墓”比喻极其坚固、无法摧毁的事物,或形容人坚定不移的意志。例如元代《铁墓记》故事中,主人公为父修建的墓地历经破坏仍完好,由此衍生出此比喻义。

  4. 现代应用场景
    多用于文学或口语中,强调牢不可破的特性,如:“这座古城墙历经千年风雨,犹如铁墓般屹立不倒。”也可形容人的决心:“他立誓时的眼神,坚定如铁墓。”

提示:若需实地考察陈胡公铁墓,可参考淮阳当地文旅资料获取最新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

兵旗曹洞缠头裹脑迟光怛悼大方之家代职大口打住点一点二二十四旗方质干步过遣国衆海纳百川好内赫剌剌横挑懽忻划条郊寰济护急遽京沈铁路九大行星赍用掘起俱乐部客将军括搭滥泥联姻龙輁珻瑰门倌末人嗫嗫嚅嚅攀亲前面起拨请酒青鼠邱墟球杖踢弄羣爽柔胎塞责麝香山士夫画始料所及説真的殊擢田坎天理停学文的坞壁物阜民丰小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