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鐵缽的意思、鐵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鐵缽的解釋

僧徒的食器。用鐵制成,故稱。 唐 戴叔倫 《贈行腳僧》詩:“木杯能渡水,鐵鉢肯降龍。” 唐 白居易 《遊悟真寺詩》:“至今鐵鉢在,當底手跡穿。”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鐵缽是由鐵質材料制成的缽形器具,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四個維度解析:

一、詞源結構

"鐵缽"屬偏正複合詞,"鐵"表材質特性,指金屬元素鍛造的堅硬屬性;"缽"源自梵語"pātra",《漢語大詞典》釋義為"僧侶食器",形制為圓腹平底無足容器。二者組合突顯器具的實用功能與耐用特質。

二、佛教應用範疇

在佛教儀軌中,鐵缽為比丘"三衣一缽"的持物标準。《四分律》載其容量需"受一升半至三升",僧團戒律要求"非木石陶等易損材質"(《釋氏要覽·道具篇》),鐵制器皿因耐磨損、抗腐蝕的特性成為遊方僧标配器具。

三、文學意象呈現

唐宋文學中常以鐵缽象征苦行精神,如《景德傳燈錄》載懷海禅師"持鐵缽化緣三十載";《西遊記》第22回描寫沙僧"項下懸九顆骷髅,手持降妖鐵缽",賦予法器降魔的宗教意象。

四、物質文化遺存

考古發現證實,唐代鎏金鐵缽(1987年法門寺地宮出土)内壁錾刻《金剛經》全文,外壁飾纏枝蓮紋,印證《唐六典·少府監》"佛器用鐵者需鎏金銀作"的禮器制作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鐵缽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鐵缽(拼音:tiě bō,注音:ㄊㄧㄝˇ ㄅㄛ)指僧侶使用的食器,通常由鐵制成,故得此名。其用途與佛教文化密切相關,既是日常用具,也帶有宗教象征意義。


擴展說明

  1. 材質與形制
    鐵缽以鐵為原料鑄造,堅固耐用,適合雲遊僧人攜帶。唐代詩人白居易在《遊悟真寺詩》中提到“至今鐵鉢在,當底手跡穿”,側面印證了鐵缽的長期使用痕迹。

  2. 文化意象
    在文學作品中,鐵缽常與僧人修行相關聯。例如戴叔倫的《贈行腳僧》寫道:“木杯能渡水,鐵鉢肯降龍”,将鐵缽賦予降服困難、修持佛法的寓意。

  3. 曆史記載
    唐代文獻中多次提及鐵缽,表明它在當時僧侶群體中的普及性,也反映了佛教器具的實用性與儀式性結合的特點。


參考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八搭麻鞋幫會班赍北方交通大學塵飯塗羹炊臼之痛痤疿大姑子刀瘡觝滞恩慰幹達達關饷鍋頭橫草不拈,豎草不動宏達轟飲輝粲火雲甲絣家訪簡舉奸慝結胸及格金農酒闌人散糾擾汲冢書軍饟肯可恐吓老朽無能烈焰羅羉緑萍貓月子沐澤強搶遣日輕碧秦禍臍脂自照弱民儒效森梢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山巒生發神領意造勢分霜侵水運梳籠袒開土鼠隨金虎浘浘析辨詭辭枲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