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鐵缽的意思、鐵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鐵缽的解釋

僧徒的食器。用鐵制成,故稱。 唐 戴叔倫 《贈行腳僧》詩:“木杯能渡水,鐵鉢肯降龍。” 唐 白居易 《遊悟真寺詩》:“至今鐵鉢在,當底手跡穿。”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鐵缽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鐵缽(拼音:tiě bō,注音:ㄊㄧㄝˇ ㄅㄛ)指僧侶使用的食器,通常由鐵制成,故得此名。其用途與佛教文化密切相關,既是日常用具,也帶有宗教象征意義。


擴展說明

  1. 材質與形制
    鐵缽以鐵為原料鑄造,堅固耐用,適合雲遊僧人攜帶。唐代詩人白居易在《遊悟真寺詩》中提到“至今鐵鉢在,當底手跡穿”,側面印證了鐵缽的長期使用痕迹。

  2. 文化意象
    在文學作品中,鐵缽常與僧人修行相關聯。例如戴叔倫的《贈行腳僧》寫道:“木杯能渡水,鐵鉢肯降龍”,将鐵缽賦予降服困難、修持佛法的寓意。

  3. 曆史記載
    唐代文獻中多次提及鐵缽,表明它在當時僧侶群體中的普及性,也反映了佛教器具的實用性與儀式性結合的特點。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鐵缽》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鐵缽》是一個成語,意指堅強不屈、剛毅不拔的意志和品質。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性格或意志力極強,能夠經受住各種困難和考驗。

拆分部首和筆畫

《鐵缽》可以拆分為:“钅”、“钅”和“缽”。

其中,“钅”是“金”的部首,表示與金屬相關的意思;

“缽”是獨立的字,有瓦器或陶器的意思。

《鐵缽》共包含了12個筆畫。

來源

《鐵缽》一詞最早出現于明代楊時所撰的《西遊記》。在小說中,孫悟空被如來佛授予一把法寶,即"捆仙繩"和一隻鐵缽作為武器。後來,人們将鐵缽與堅強不屈的意志聯繫在一起,逐漸擴大其含義,成為一個成語。

繁體

繁體字中,《鐵缽》的表示為「鐵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鐵缽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

例句

1. 面對困境,他展現出了鐵缽般的意志,堅持到底。

2. 他不僅勤奮努力,而且有着鐵缽一般的毅力。

組詞

1. 鐵石心腸:形容人心硬、不易受感動。

2. 鐵面無私:形容人公正、嚴正。

3. 鐵證如山:形容證據确鑿,不容質疑。

近義詞

1. 鋼鐵意志

2. 剛毅

反義詞

1. 脆弱

2. 懦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