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铁榜的意思、铁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铁榜的解释

亦作“ 铁牓 ”。铁制的榜牌。用于刻记姓名或文告。《太平广记》卷三八五引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崔绍》:“满壁悉是金牓银牓,备列人间贵人姓名……更有长铁牓,列州县府僚属姓名。” 明 归有光 《嘉靖庚子科乡试对策》之四:“ 高皇帝 之大誥武臣, 文皇帝 之铁榜训诫,今日诚不可不申明而训勅之也。”《明史·太祖纪二》:“乙巳,作铁榜诫功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铁榜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一、基本释义 据《汉语大词典》解释,“铁榜”本义指铁制的榜文或告示,常见于古代官方文书形式。因铁材质坚硬不易损毁,常用于镌刻重要政令或刑罚条文,以昭示权威性与永久性。

二、历史应用背景 在科举制度中,“铁榜”特指铁质进士榜单。如《明史·选举志》记载,洪武年间曾铸铁榜公布科举录取名单,既彰显皇权威严,又暗喻功名如铁铸般不可更易。另据《大明会典》,明代初期颁布的《铁榜》九条,是专门针对功臣的法律约束文书,以铁质载体强化法令效力。

三、文化象征意义 《辞海》补充其引申义项,指出“铁”字赋予该词“刚硬”“不可动摇”的意象特征,故后世文学作品中常以“铁榜”借喻不可更改的定论或权威裁定结果,如清代小说《儒林外史》中“这铁榜上写定的名次,岂容更易”的文学化运用。

注:本文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版)、《明史》(中华书局点校本)、《辞海》(第七版)等权威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铁榜”是古代一种铁制的榜牌,主要用于刻录重要文告或人物姓名。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铁榜由铁铸造而成,通常作为公示载体,功能包括:

  1. 刻记姓名:如唐代《玄怪录》描述“长铁牓列州县府僚属姓名”。
  2. 发布文告:明代归有光提到朱元璋颁布《大诰武臣》时使用铁榜,警示功臣遵纪守法。

二、历史用途

  1. 明代申戒公侯:
    洪武六年(1373年),朱元璋为约束开国功臣,特令工部铸造铁榜,明确禁止公侯家族倚仗权势侵占田产、逃避赋税等行为,违者处斩。
    此举强化了皇权对勋贵的威慑,史称“铁榜训诫”(《明史·太祖纪二》)。

  2. 其他朝代案例:
    唐代文献中已出现铁榜记录,如《太平广记》提及金榜、银榜与铁榜并列,反映不同阶层的身份标识。

三、延伸意义

铁榜因材质坚硬,象征法令的不可违抗性。例如明初铁榜不仅作为公示工具,更成为中央集权背景下整肃吏治的典型措施。

如需进一步查阅,可参考《明史》《玄怪录》等文献,或访问、2、6的原始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安乐窝塝田备物蹦达变号变小弁勇别舍拆帐长篇累牍豉酒搥牛纯钧递盗定向非生产劳动分赴風騷凤只鸾孤分民焚身哽塞歌叹孤生海王宫寒栗栗鹤汀赫胥氏侯国惠函狐祥夹乘将军肚堇泥窭困畯明龛牖克扣口谭露台之産明角迷滞派充铺设欺诞勤学苦练荣歇三致意深邵诗剧舒长私情俗书汤器探拾脱白挂緑外痈王隅翫月微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