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条旨的意思、条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条旨的解释

谓起草圣旨。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赵麟阳司寇》:“﹝ 赵麟阳 ﹞劾 严分宜 父子, 世宗 怒,逮至 京 ,拷掠定罪。 分宜 恨之甚,条旨杖一百棍为民,上抹去‘杖一百棍’四字,止削籍归。”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条旨”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tiáo zhǐ,其核心含义为起草圣旨。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条旨”指古代官员或文书机构为皇帝起草圣旨的行为。该词多见于明代文献,例如《野获编·赵麟阳司寇》中记载,赵麟阳弹劾严嵩父子后,嘉靖帝下令对其治罪,严嵩拟定的“条旨”中要求杖刑,但最终被皇帝修改。

  2. 历史背景与用法
    在明代政治体系中,重要官员或内阁成员常负责草拟圣旨(即“条旨”),但最终需经皇帝审定。例如上述案例中,严嵩拟定的“杖一百棍为民”被嘉靖帝删减为“削籍归”,体现了皇权对“条旨”的最终裁决权。

  3. 词源与结构

    • “条”指分条陈述、起草;
    • “旨”即圣旨、皇帝的命令。 组合后表示“分条目起草圣旨内容”的过程。
  4. 现代使用情况
    该词属于历史词汇,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主要出现在古籍研究或历史文献分析中。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历史事件中的“条旨”应用,可参考《明史》或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等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条旨》的意思

《条旨》是一个包含两个汉字的词语,表示着一种明确的要求或规定。

《条旨》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条旨》的第一个字“条”,拆分的部首为木,总共有7画;第二个字“旨”,拆分的部首为日,总共有6画。

《条旨》的来源

《条旨》一词源自《论语·阳货》:“子曰:‘切尔于《条旨》。”师旷解释道:“《条旨》者,言欲导民以《剧易》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子贡说:“请问如何才能使得民众安居乐业?”孔子回答:“要以《易经》中的土剧为依据。”

《条旨》的繁体字

《条旨》的繁体字为《條旨》。

《条旨》的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有所变化,如今的《条旨》在古代的写法为「條旨」。

《条旨》的例句

1. 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条旨》,以促进经济发展。
2. 这些法律和法规是社会秩序的重要《条旨》。
3. 教育的《条旨》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条旨》的组词

1. 条规旨意
2. 法条旨意
3. 规章制度旨意

《条旨》的近义词

1. 规定
2. 约束
3. 规范

《条旨》的反义词

1. 自由
2. 宽松
3. 自由放任

别人正在浏览...

保赤慅层出不穷长寿叉腰惩恶吃黑枣儿榱橑寸楮大理短寿促命蹲点二业方正不阿翻着袜風癱佛子高精尖颔颏皓齿青蛾禾杆黄金时代建弼瀽穴解甲归田咭咭呱呱进往慨诺枯润老办老己鲁哲緑醅漫不加意嫚戏朦瞽棚长蒲轮桥涵七角八角倾毁轻俊琴弦阙略塞性丧陨伤热神机营石膏肆无忌惮挞架昙昙恬荡外编伪论帷座五笔桥误计小鳞霞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