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缺漏;不完备。 晋 皇甫谧 《<高士传>序》:“然则高让之士,王政所先,厉浊激贪之务也。 史 班 之载,多所闕略。”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 落下閎 历法极疏,盖当时以为密耳。其閒闕略甚多。” 清 顾炎武 《与次耕书》:“此皆吾辈情事,亦清议所关,不可闕略也。”
(2).指略而不记。 朱自清 《中国歌谣·歌谣的结构·重迭的格式》:“兹就今所知者,按照论理的顺序,列举如下。其时代的后先,则无从详考,姑从阙略。”
“阙略”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阙略”指缺漏、不完备,或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不深入。该词由“阙”(通“缺”,意为缺失)和“略”(简略)组成,强调内容或认知上的不足。
内容缺漏
多用于描述文献、记载或事物的不完整。例如:
认知不全面
也可表示对某事物的认识不够深入或全面。例如,朱自清在分析歌谣结构时提到“姑从阙略”,即因资料不足而无法详述。
清代顾炎武在书信中强调“不可阙略”,突显该词在严肃语境中的使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书面或正式表达,口语较少见。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用例,可参考《高士传》《梦溪笔谈》等文献原文。
《阙略》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概括、归纳、总结,通常用来表示对复杂事物或信息进行简明扼要的表述。
《阙略》由阝部和各部共4画组成。
《阙略》一词最早出现于《新唐书·忠义书·周绍德传》。
《阙略》的繁体字为「闕略」。
在古代,「阙」的写法可能有些变化,例如隋代写作「厥」、晚唐、宋代写作「欮」等。而「略」的写法大致保持不变。
1. 他能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对复杂的问题进行阙略,从而迅速找到解决方案。
2. 这份报告对市场走向进行了阙略性的分析,给出了一些建议性意见。
1. 阙下:指朝廷下面的官府。
2. 阙事:指朝廷中的重大事务。
概括、总结、梗概、提要
详述、详尽、详细、详细
鼇署敖嬉北路鱼不便超渡澄省尺度吃剌剌绸直答贺大奸似忠蹈厉奋发大卒瞪瞪登祀斗份子豆祭都堂耕牛为主遭鞭杖个人功勋傀垒龟蒙和气致祥熇蒸和丸箭靶子骄佷笳箫借古喻今戒戢科品匡济亮敞鹿头城瞒然南北选蓬庐彊急谦洽耆率漆器全物趋赴蠼螋疮梢书审物襫袯诗虎受遗手谕四海之内皆兄弟太阿倒持贴说推雪五案五棱子校讲小六壬新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