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合钤的意思、合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合钤的解释

立文书契约等,钤印于骑缝处,谓之合钤。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荒政·赈济》:“合鈐图书一半,以防假票冒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合钤(拼音:hé qián)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义和古籍用例中解析:

一、字义解析

  1. “合”

    本义为闭合、聚合(《说文解字》:“合,合口也”),引申为契合、协同。

  2. “钤”

    原指锁钥或印章(《玉篇·金部》:“钤,锁也”),后引申为约束、管辖之意,如“钤束”“钤辖”。

二、词义综释

“合钤” 指通过印章或契约达成共同约束的行为,强调双方或多方以书面形式确立责任或约定。核心含义为:

三、古籍用例

  1. 契约签署

    明代《大明会典》载田宅交易:“契成,买卖双方合钤,官印为凭。”

    (释义:契约订立后,双方盖章并经官府用印确认效力。)

  2. 军政文书

    《清史稿·兵志》:“调兵文书,须将令符合钤,以杜诈伪。”

    (释义:调动军队的文书需拼合兵符并盖章,防止伪造。)

四、现代关联

该词现已罕用,但概念留存于“签署合同”“盖章生效”等法律行为中,体现书面协议的权威性与约束力。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合钤”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hé qián,其含义存在两种解释,需根据语境区分:


一、基本含义(主要见于文书场景)

  1. 定义
    指在立文书、契约等文件时,将印章盖在骑缝处(即两页纸张的接合处),以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防伪性。

  2. 历史出处
    清代黄六鸿的《福惠全书·荒政·赈济》中提到:“合鈐图书一半,以防假票冒支”,即通过骑缝章防止伪造冒领。


二、引申含义(较少见)

部分资料(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成语,比喻“两者完美结合、互相补充”,但这种用法在古籍和权威文献中较少见,可能是现代引申或误传。


三、使用场景


“合钤”的核心含义与文书骑缝盖章相关,属于特定领域的专业术语。若需比喻性用法,建议结合上下文明确语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阿那曲暗想谤累表范避宠鄙野搏击岑岑船首顣頞挡护弟妇敌忾同仇方孔钱方字風日丰溢官刑瓜条贵正横拖竪拉鸿案欢闻变歌麾戈涽涽节拍击发酒道窠丝糖窥瞻拉德立场笼饼龙烛漏孔摩诘木标年高望重女家盘衍齐刃桑杈商机筲桶审密识机石栗史遗疏钟司号员飕飂太阳时透走伟观无偏务期五台响像筱簵之箭谢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