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鞉耳的意思、鞉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鞉耳的解释

鞉鼓的旁耳。鞉如鼓而小,有两耳。持其柄而摇之,则两耳还自击。 清 赵翼 《同北墅漱田观西洋乐器》诗:“鞉耳柄独摇,笙舌炭先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鞉耳是古代打击乐器"鞉"的组成部分,指鼓体两侧用于悬挂绳带的环形装置。该词属于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其释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析:

一、形制特征 鞉耳由青铜或木料制成,呈双环对称结构,通过穿孔固定在鼓腔侧壁。《周礼·春官》记载"鞀鼓长八尺,鼓四尺,中围加三之一,谓之鼗鼓"(《周礼注疏》卷二十三),其中"耳"即指悬挂鼓体的承重部件。

二、功能用途 作为鼓架连接装置,鞉耳可穿系绳带悬挂于木架,方便乐师持槌击奏。东汉郑玄注《礼记·明堂位》云"鞉,小鼓也,持其柄摇之,旁耳还自击",表明其具有固定鼓体与辅助发声的双重作用。

三、文化内涵 鞉耳在礼乐制度中承载等级象征,《尔雅·释乐》将"鼗"列为八音中的革属乐器,其耳部形制与装饰体现使用者身份。考古发现如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建鼓(湖北省博物馆藏),其铜质鼓耳铸有蟠螭纹,印证了《考工记》"鼓大而短,则其声疾而短闻"的礼器制作规范。

该词释义主要参考《汉语大词典》(第12册)、《中国古代乐器史》(文物出版社)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ncpssd.org)收录的礼乐制度研究论文。

网络扩展解释

“鞉耳”一词可能存在拼写误差或罕见用法。根据现有资料分析,以下两种相关词汇的解释可能对您有帮助:

  1. 聤耳(tíng ěr)
    中医病名,指耳部流脓的病症,对应现代医学的化脓性中耳炎。
  1. 葈耳(xǐ ěr)
    即苍耳,菊科植物,果实称“苍耳子”,表面有刺,可入药。

若您需查询其他特定术语,建议核对用字准确性或补充上下文。

别人正在浏览...

八寸三分帽子倍文比俗弊衣蔬食伯鸾卜工橙蟹眵昏池鱼之祸宠引楚天云雨道德判断搭膝得其所哉断梗短吁长叹二省费失风级表公验怪涩癸期毫无逊色禾畴赫赫炎炎黄金羁谎喳呼箭靶子荐草皛白交掎揭秘卷曲沮屈赖有此耳乐佚林黄落落难合駡海駡痝痝梦魔木突女装轻重倒置趣话钑镂山伐善字少形舍己为公食犬时制署尾死心踏地送疫太阴历探骑违敌温疟无所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