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tel;guest house;guest room] 旅馆;供旅客住宿的房屋
(1).供旅客投宿的处所。《管子·轻重乙》:“请以令为诸侯之商贾立客舍,一乘者有食,三乘者有芻菽,五乘者有伍养。”《史记·商君列传》:“ 商君 亡至关下,欲舍客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郑玄 欲注《春秋传》,尚未成,时行与 服子慎 相遇,宿客舍。” 唐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诗:“ 渭城 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阳关 无故人。” 元 方回 《客舍读书》诗:“客舍何所为,流光坐飞腾。” 刘国钧 《饯春》词:“离筵惆悵日西斜,客舍留春转自嗟。”
(2).在外地居住。犹言寄居,客居。 唐 贾岛 《渡桑干》诗:“客舍 并州 已十霜,归心日夜忆 咸阳 。无端更渡 桑乾水 ,却望 并州 是故乡。” 明 邵璨 《香囊记·得书》:“乡园自遭兵火之难,客舍在 蹇大人 家,又是十年光景。”
客舍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底蕴的名词,主要含义如下:
指供旅客投宿的场所,即现代汉语中的旅馆、旅店。该词强调其"接待短暂停留的客人"的功能属性,常见于古代文献与诗词。
例证: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来源:《全唐诗》卷128)
古代文人常用"客舍"谦称自家住所,表达对来访者的敬重,如:"寒舍简陋,暂充客舍。"(来源:《谦辞敬辞辞典》,商务印书馆,2010年,p.73)
引申指游子羁旅他乡的临时住处,带有漂泊意象,如杜甫诗:"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来源:《杜诗详注》卷9)
二者均指旅店,但"客栈"更具市井气息,多关联民间商业经营;"客舍"更显文雅,常见于文学语境。(来源:《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语文出版社,2015年,p.211)
"宾馆"为现代通用词,侧重设施标准化;"客舍"保留古风,更具文化意象。
"旅舍;旅馆。"(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3卷,p.1356)
"旅客居住之所。"(来源:《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88年,p.942)
该词在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
“客舍”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客舍”一词兼具具体与抽象含义,既指实体住宿场所,也引申为客居他乡的状态。其用法在古典文献和诗词中尤为常见,体现了汉语词汇的丰富文化内涵。
奥林匹克环骜嚣暴陈抱火寝薪宝磬边备鄙累逞嘴宸奎打破斗纲对审堕弱蕃捍烦疑粉骨糜躯感致归薄过车鸿典花光槐瘿黄石编毁打藿菽奸锋兼国家奴贾憎金刚眼睛均工劳动改造敛席犂鼠虑恐买门钱慢脸没词儿谋始内照旁转乒乒乓乓谦明衾衽秋水伊人犬马之恋泉壤壤土挼渍森爽少一时申示手颈梳翎俗表泰孃退膘陁陊帏薄五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