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龙腾虎蹴 ”。 清 夏清贻 《何日醒·东三省》:“战鼓三挝,龙腾虎掷挪。”
“龙腾虎掷”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lóng téng hǔ zhì,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比喻勇猛冲击、势不可当,形容气势磅礴、威力强大,常用来形容人的胆识、气概雄壮或行动果敢。其中: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汉语成语大词典》或清代文献《何日醒》。
《龙腾虎掷》是一个成语,表示猛虎与巨龙并起,形容力量雄浑,气势威猛。它通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具有强大的气势和力量。
拆分部首和笔画:
《龙腾虎掷》中的第一个字“龙”是由“虍”(老虎)和“中”两个部首组成,共有16个笔画;第二个字“腾”由“月”和“登”组成,有19个笔画;第三个字“虎”是由“虍”和“乎”两个部首组成,共有8个笔画;最后一个字“掷”由“扌”、“德”和“攵”三个部首组成,有13个笔画。
来源:
《龙腾虎掷》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传说故事。龙和虎在中国文化中都是象征力量与威严的动物,被视为神圣与吉祥的象征。因此,用“龙腾虎掷"来形容气势磅礴、力量强大的场面或形象,成为富有表现力的方式。
繁体:
《龙腾虎掷》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龍騰虎掷」。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龙腾虎掷》古字的写法为「龍騰虎摰」。
例句:
1. 这位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了龙腾虎掷的气势,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和赞赏。
2. 这座城市的建设项目正在以龙腾虎掷的势头快速发展。
组词:
1. 龙马精神
2. 风驰电掣
3. 气势磅礴
近义词:
1. 势不可挡
2. 威风凛凛
3. 雄赳赳气昂昂
反义词:
1. 轻飘飘
2. 懦弱无力
3. 萎靡不振
傍照暴令悲促碧秀波水不当人不惑采生扯直传教士慈眉善眼当路子单绪德业独女,独女儿发紒桴栋公取躬体力行股抃国财迦布德迦解决井底虾蟇救国客路狂野帘外立标劙囊淩迟栎散理想沦薄卖恶马爬爬甿隶密密稠稠冥应眯语念咒鸟途抛物线配比品弦法千载一会求人濡滞善不善佞疏布殊遇松动素流陶铄铁蛇惘惘无楗协事息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