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天粹的意思、天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天粹的解释

(1).天之精粹。 汉 扬雄 《法言·问神》:“天精天粹,万物作类。”

(2).谓天然纯粹。 宋 黄庭坚 《金璧字说》:“惟天粹之质,可以琢磨而成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天粹是汉语中一个富有哲学意蕴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源、本义及引申义三个层面解析:


一、核心释义

  1. 字源构成

    • 天:指自然赋予、未经人为干预的本然状态,引申为“天然”“本原”。《说文解字》释“天”为“颠也,至高无上”,象征宇宙的本体与规律 。
    • 粹:本义指纯净无杂质的米,后抽象为事物最精纯的部分。《说文解字》注“粹”为“不杂也”,强调纯粹性与精华特质 。
    • 合成义:二者结合指“自然赋予的纯粹本质” 或“未经雕饰的天然精华”。
  2. 本义详解

    指事物内在的、与生俱来的纯净本质,常见于古典文献描述人或物的天然禀赋。如明代思想家吕坤《呻吟语》云:“天粹未漓,真性自在”,喻指人未被世俗沾染的本真状态 。


二、语义演变与引申

  1. 哲学意涵

    在道家与理学语境中,“天粹”被赋予形而上学意义:

    • 道家视角:象征“道”的自然纯粹性,如《庄子》所述“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暗合天粹的天然至美属性 。
    • 理学阐释:宋代理学家以“天粹”喻指人性中先天存在的道德纯粹性(即“天命之性”),区别于后天习染的“气质之性” 。
  2. 文学与艺术应用

    用于评价作品或人格的至高境界:

    • 文论:清代刘熙载《艺概》称陶渊明诗“天粹中涵,浑然天成”,赞其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 。
    • 人格象征:如《宋史·道学传》以“天粹温醇”形容学者程颢的德性修养 。

三、现代应用场景

当代语境中,“天粹”多见于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及生态保护领域:


参考文献

  1.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1963.
  2. 吕坤. 《呻吟语》.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3. 庄子. 《庄子·天道》. 中华书局, 2007.
  4. 朱熹. 《朱子语类》. 中华书局, 1986.
  5. 刘熙载. 《艺概·诗概》.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6. 脱脱. 《宋史·卷四百二十七》. 中华书局, 1985.
  7. 王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8. 国家林业局. 《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3.

网络扩展解释

“天粹”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tiān cuì,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天之精粹
    指天地间最精华、纯粹的部分,常用来形容自然或宇宙中蕴含的精华。
    如汉代扬雄在《法言·问神》中提到:“天精天粹,万物作类”,强调天地精华与万物的关联性。

  2. 天然纯粹
    形容事物未经雕琢、自然本真的状态。
    宋代黄庭坚在《金璧字说》中写道:“惟天粹之质,可以琢磨而成器”,比喻天然纯粹的材质需经后天雕琢方能成器。


二、用法与例句


三、总结

“天粹”兼具自然精华与纯粹本真的双重内涵,常见于古典文献及文学创作中。如需更多例句或组词,可参考词典类工具(如、3)。

别人正在浏览...

碍眼北宋变弄长毛绒吃食讳食创刊词爨蜡单陋德言容功调号掉磬东园匠凡闇蜚变苟冒光子关饷寒虀横云红日三竿肓膏讲戎趼趾进步人士精度金昴俊厨咔哒坑陷勒令廉使立瓜蛮风瘴雨蛮陬铭篆凝烟炮衣牵肠债赛似上穹山摇地动盛誉深士首本收尸速度所自头足脱来微利违怨无头祸无...无...五院乡士小花脸小老虎骁卒泻肚奚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