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退皮的意思、退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退皮的解释

(1).犹蜕皮。 清 蒲松龄 《农桑经·补蚕经·饲养》:“无论至老不齐,且眠蚕被桑久盖,以渐不能退皮,大眠后必多游走。”

(2).指蛇、蚕等脱下的皮。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二》:“细纹薄影,是为蛇退皮。”《歧路灯》第六一回:“两堆鼢鼠皮,几条蛇退皮。”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退皮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两层含义:

  1. 基本释义(动词)

    指生物体表皮或外壳自然脱落的过程,常见于节肢动物(如昆虫、蛇类)的生长阶段。这一过程使生物能够摆脱限制生长的旧表皮,形成新表皮。例如:“蛇类每年会退皮数次以适应身体发育。”

    来源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1321页。

  2. 古汉语引申义

    在部分古籍中,“退皮”可隐喻“摆脱旧习”或“自我更新”。如明代《本草纲目·虫部》载:“蛇退皮,犹人之蜕故求新也。”此处以生物现象喻指自我革新。

    来源参考:李时珍《本草纲目》(万历刻本),卷四十三。


知识延伸与规范用法说明

现代汉语中,“退皮”与“蜕皮”常混用,但规范术语为“蜕皮”(见《生物学名词》科学出版社)。例如:“蝉的幼虫需蜕皮四次才能羽化。”建议在学术及正式文本中优先采用“蜕皮”以符合学科规范。

来源参考:《生物学名词》(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217页。

网络扩展解释

“退皮”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释义

  1. 指动物蜕皮的过程
    即蛇、蚕等动物通过脱去旧表皮完成生长的自然现象。例如《农桑经》中提到,蚕若无法正常退皮,会导致后续发育异常。

  2. 指蜕下的表皮
    特指蛇、蚕等动物脱落后的皮。如《徐霞客游记》中描述“蛇退皮”的形态,以及《歧路灯》提到的“蛇退皮”作为物品。


二、用法与出处


三、相关说明

需注意,“退皮”在部分方言或口语中可能与医学上的皮肤脱屑混淆(如提到的皮肤病症状),但传统释义仅针对动物蜕皮现象。

别人正在浏览...

晻薆白楼亭傍观不相闻问常平缠混澄意吃没除法丛育打公司东厮断炊反忤匪颁丰爵复出覆冒怪牒黑埴昏惑绛采降冕鲛馆嘉气警粹济增卷尾开素宽粹溃溢来火,来火儿历历在目鸾翔罗襦马王爷庙殿木枋钦尚穷兵驱鱼染潢肉食动物三蜀删掉善幻山水意薯莨绸书香门户丝茧太姥山桃雨天呀调节铜台秃鲁麻完租文丈蜗痕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