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铜台的意思、铜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铜台的解释

(1).“ 铜雀臺 ”的省称。 唐 张说 《邺都引》:“试上 铜臺 歌舞处,惟有秋风愁杀6*人。” 明 陈恭尹 《邺中》诗:“ 铜臺 未散吹笙伎,石马先传出水文。”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悲咽 铜臺 ,念分香而啜泣。”

(2). 唐 杜牧 《赤壁》诗:“东风不与 周郎 便, 铜雀 春深锁二 乔 。” 冯集梧 注引《许彦周诗话》:“意谓 赤壁 不能纵火,为 曹公 夺二 乔 置之 铜雀臺 上也。”后因以“铜臺”借指囚禁才女之所。 元 王逢 《题<蔡琰还汉图>诗》:“铜臺春深边草緑, 琰 因名父千金赎。”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铜台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铜台”一词在汉语中有两层主要含义,结合文献资料解释如下:

一、铜雀台的简称

  1. 历史渊源:铜雀台是东汉末年曹操在邺城(今河北临漳)修建的三台建筑之一,最初用于军事瞭望,后成为文人雅集、歌舞宴饮的重要场所。唐代诗人张说在《邺都引》中“试上铜臺歌舞处,惟有秋风愁杀人”即指此处。
  2. 文学象征:铜雀台在文学作品中常被赋予文化意义。如杜牧《赤壁》中的“铜雀春深锁二乔”,借铜雀台暗喻才女被囚禁的意象,后世由此引申为囚禁才女之地。

二、延伸含义与典故

  1. 权力象征:部分资料提到铜台代指“官职高而权力大的地方”(如),但此说法未见于主流文献,可能与地方性解释或误传有关。
  2. 历史背景补充:曹操建铜雀台后,曾在此举办文学活动,曹植、蔡文姬等均在此留下作品,推动建安文学发展。

“铜台”的核心含义仍以“铜雀台”及其文学引申为主。建议结合《三国志》《邺都引》等原文进一步探究其历史与文学关联。

网络扩展解释二

《铜台》的意思

《铜台》是一个汉字词语,含义为用铜制作的台子。它可以指代古代的铜台,也可以是现代的铜制台子。

拆分部首和笔画

《铜台》的部首是金,由金字旁和台字旁组成。

根据康熙字典,《铜台》共有9画。

来源

《铜台》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中的《诗经》中,其中的“铜台”指的是一种用铜制作的礼器。

繁体

《铜台》的繁体字为「銅臺」。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铜台的写法可能略有差异。具体可以参考古代石碑、铭文等相关文献。

例句

1. 他在博物馆里看到了一块古代的铜台。

2. 这个园林里有一座精美的铜台,非常值得欣赏。

组词

铜台可以与其他词语组成一些相关的词汇,如:

1. 铜台铁案:指古代官署中的供奉祭祀用的铜台,及放置公文重要记录案卷的案台。

2. 铜台舞:指一种以铜台为舞台的表演艺术。

近义词

与铜台近义的词汇有:

铜座、铜器台

反义词

与铜台反义的词汇有:

木台、石台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