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同长在一个蒂上。古时常以为祥瑞之征。 晋 潘尼 《安石榴赋》:“千房同蔕,十子如一。”《宋书·符瑞志下》:“ 建兴 二年六月,嘉禾生 平州 治,三实同蔕。” 唐 韩愈 《赠太傅董公行状》:“职事修,人俗化,嘉禾生,白鹊集,苍乌来巢,嘉瓜同蔕联实。”
“同蔕”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基本释义
指多个果实或植物器官(如花、瓜等)共同生长在同一个蒂上。这种自然现象在古代被视为祥瑞之兆,常与丰收、和谐等寓意相关联。
象征意义
古人认为“同蔕”象征吉祥、团结或政通人和。例如:
文献出处
该词多见于史书和文学作品中,如《宋书·符瑞志》记载“三实同蔕”的嘉禾记录,反映古代对祥瑞的重视。
相关词汇
与“同蔕”相关的成语包括“根深蔕结”“瓜熟蔕落”等,均以植物生长现象引申出人事或哲理。
“同蔕”本为植物学现象,因罕见性被赋予文化内涵,成为古代文学和史书中表达吉祥、昌盛的重要意象。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背景,可参考《汉典》《宋书》等来源。
《同蔕》是一个古代汉字词语,意为同心协力,合作互助。这个词是由两个字组成:同和蔕。
拆分《同蔕》的部首和笔画如下:
《同蔕》是出自《左传》中的《襄公二十七年》篇。在上古时期,人们非常重视亲情和友情,深知通过合作共同努力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果。因此,《同蔕》一词被用来描述人们在共同目标下团结一致,互帮互助的精神。
《同蔕》的繁体字为「同藁」。
在古时候,写作《同蔕》的汉字有所不同。其中,《同》的写法为「不勝」,而《蔕》的写法为「盾韭」。
这里给出一些使用《同蔕》这个词的例句:
以下是一些与《同蔕》相关的组词:
以下是与《同蔕》意义相近的词语:
以下是与《同蔕》意义相反的词语:
安办把臂绑架承诺俶成除移楮灾葱葱错莫砀突担幢伎掂量凤翥龙蟠供报乖踳古愁滚说国基国际儿童节缓歌慢舞回头人奬金蠒丝牛毛皦白京师戢畏狙候葰茂开心符匡辅苦差事了见廉秽詈夷爲跖隆崛隆颜梅煎描鸾刺凤末号恼懊泥马渡江牛箧迁灭弃命七条弦溶化如其山冲山果善徵私相授受送终头食婉晦蜗行牛步湘剧香罗翔鸟泻火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