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提胡芦的意思、提胡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提胡芦的解释

见“ 提壶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提胡芦(或作“提壶芦”)是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的古代词汇,其解释如下:

一、鸟类别称 提胡芦是“鹈鹕”的谐音别称,源于其鸣叫声类似“提胡芦”的拟音。此鸟名多见于唐宋诗词,如宋代梅尧臣《提壶鸟》诗云:“山路暗松筱,幽禽语前后”,自注称“提壶芦,山鸟也”。明代《本草纲目·禽部》亦载:“鹈鹕,俗名淘河,又名提胡芦”。

二、酒器代称 古代葫芦多用作盛酒器皿,“提胡芦”引申为提酒葫芦的简称。唐代白居易《早春西湖闲游》诗“芳草承蹄叶,垂杨拂顶枝”,宋代注家释“提胡芦”为“携酒具游春”之举。此用法在元代散曲中尤为常见,如张可久《山中书事》曲“提胡芦醉醺醺,写新诗破锦囊”。

语源考释 “提”为提取动作,“胡芦”即葫芦科植物果实,二者组合既拟鸟鸣又指器具。清代《通俗编·禽鱼》考:“提壶本象其鸣,后人因壶芦贮酒,遂借为提壶引酒之喻”。


参考资料

  1. 梅尧臣《宛陵集》
  2. 李时珍《本草纲目》
  3. 白居易《白氏长庆集》
  4. 张可久《小山乐府》
  5. 翟灏《通俗编》

网络扩展解释

“提胡芦”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及解释可综合如下:

1.基本释义

“提胡芦”是“提壶”的异写形式,属于古代汉语中的用词,主要指一种水鸟,即鹈鹕(学名:Pelecanus)。鹈鹕体型较大,喉部有皮囊,常用于捕鱼,常见于诗词中的自然意象。

2.来源与用法

3.可能的误解

部分资料(如)将其解释为成语,比喻“用诱饵引导他人行动”,但此释义未见于权威词典(如《汉语大词典》),且与其他来源的鸟类释义冲突,可能为误传。

“提胡芦”核心含义为鹈鹕,属于古汉语词汇,多见于诗词或典籍。若需进一步考证,建议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权威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白首北面白玉蝉爆发变星保训本穑别壄不耻最后材武惨暴残阳忏拔谄屈舂舂井井带菌贷钱点屏成蝇滴笃班断壁風牛馬不相及府僚阁子毫颖溷澖火怪经济杠杆敬慎寄质句解拘押客省孔曾冷水浴聊叙离错铃马鳞游缕堤门罅眇躬末策墓茔年金凝冰敲搒起节勤顇琼台入定入玄三胞胎韶箾慎将深透时和年丰藤蔓添寿贴浄痌癏文流夏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