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确定无疑的注释。 孙锦标 《通俗常言疏证·文事》引 陈榕门 《评<吕语集粹>》:“‘劝善规过’四字,此是‘友’字铁板註脚。”
“铁板注脚”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析:
指确定无疑的注释或证明,强调事实的权威性和不可动摇性,类似于“铁证如山”。其中:
经典出处
清代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文事》引陈榕门评《吕语集粹》:“‘劝善规过’四字,此是‘友’字铁板注脚。”
意为:用“劝善规过”四字,为“友”字提供了无可辩驳的注解。
文学示例
清代小说《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三回中,以“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作为“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的“铁板注脚”,进一步说明其作为权威注解的用法。
该成语通过“铁板”的坚固性比喻事实的不可推翻,结合“注脚”的注释功能,整体表达对某观点或事实的终极证明。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与“铁板钉钉”等近义表述混淆。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例,可参考《通俗常言疏证》或《儿女英雄传》原文。
铁板注脚是一个成语,形容某个事情或者观点非常明确,毫无争议,在讨论问题时起到明确方向的作用。
拆分部首和笔画:铁(金属类)板(工具)注(加)脚(足部),共有17个笔画。
来源: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明朝冯梦龙的《东阳光·铁板雷峰》一文中。所谓铁板雷峰,指的是一个铁板上的标语,意思极为明确,毫不含糊。
繁体:鐵板注腳
古时候汉字写法:铁板注脚
例句:他的观点就像铁板注脚,没有人能够质疑。
组词:铁板烧、铁板炒饭、铁板烤肉。
近义词:确凿无疑、非常明确、无庸置疑。
反义词:模糊不清、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边营秉轴超出城市之光出宝出其不备鉏耰摧坚获丑忉咄倒手打圈子登枢电游东床姣婿恶疾扼险费米分镳酆城气丰镐风謡宫槐光生国用海人还神和恒横头后焰匠籍捷报频传洁浊扬清九户刊修矿工联合体六案流落风尘柳浦莫匪拍照钱学森齐肩侵官曲尽其妙取舍三鬃色胆迷天赦过四俊四品乐铜权通数同指推寄外家拳忘象得意五角星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