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radioactive chlorine; radiochlorine
放射性氯(Radioactive Chlorine)指氯元素的不稳定同位素,具有放射性衰变特性。在汉英词典中通常对应“radioactive chlorine”或专业术语“radiochlorine”,特指氯的放射性核素(如氯-36)。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维度:
放射性氯是氯元素(原子序数17)的放射性同位素,通过衰变释放辐射(如β粒子)。最常见的是氯-36(³⁶Cl),其半衰期约为30.1万年,通过β衰变转变为稳定的硫-36或氩-36 。与稳定氯(³⁵Cl、³⁷Cl)不同,放射性氯在自然界中含量极低,主要来源于宇宙射线与大气氩的核反应或人工核活动 。
氯离子(Cl⁻)的高水溶性导致放射性氯易随水循环扩散,可在地下水中长期存在,成为核废料处置安全评估的关键指标 。
植物可能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³⁶Cl,经食物链传递至人体。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指出,其生物半衰期约10天,主要蓄积于体液和软组织 。
定义放射性氯为“氯的放射性核素,原子核不稳定,通过衰变释放能量”(Glossary of Terms in Nuclear Chemistry)。
在化学物质数据库中标注氯-36(CAS 13981-42-1)为β辐射体,用于水文地质与放射生态学研究。
中文 | 英文 |
---|---|
放射性氯 | Radioactive chlorine |
氯-36 | Chlorine-36 (³⁶Cl) |
半衰期 | Half-life |
β衰变 | Beta decay |
参考文献来源
: IUPAC核化学术语汇编(需访问官网检索)
: NIH化学物质数据库(PubChem CID: 10197629)
“放射性氯”指氯元素(符号Cl,原子序数17)的放射性同位素。根据权威资料,氯是一种黄绿色有毒气体,属卤族元素,广泛用于消毒、漂白等领域。其放射性同位素具有不稳定原子核,会通过衰变释放辐射,主要包含以下特点:
常见放射性同位素
氯的放射性同位素包括氯-36(Cl-36)、氯-34(Cl-34)等。其中Cl-36半衰期最长,约为30.1万年,可通过宇宙射线与大气中的氩作用产生,或由核试验、核反应堆生成。
应用领域
安全风险
放射性氯同位素释放的β射线可能对人体造成辐射损伤,需严格防护。其环境半衰期较长(如Cl-36),可能通过食物链积累。
需注意:氯的稳定同位素为Cl-35和Cl-37,占自然界氯的99%以上,而放射性同位素含量极低,通常需人工制备或特殊环境生成。
币丙基醋酸并合肠类圆线虫池沼细球菌仇敌出牙过早笛声的分类操作复杂指令系统工作记录簿化合作用强嘴机臂支柱极小化序列机械分析克利克尔氏细胞炉工媒介试验命令标识符名目女囚犯拍照存档配对段频率修正骑手萨勒氏胸骨穿刺针酸式电离粟醇调理细菌的童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