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同步通信英文解释翻译、二元同步通信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计】 binary synchroous communication
分词翻译:
二的英语翻译:
twin; two
【计】 binary-coded decimal; binary-coded decimal character code
binary-to-decimal conversion; binary-to-hexadecimal conversion
【医】 bi-; bis-; di-; duo-
元的英语翻译:
basic; buck; chief; dollar; first; Yuan
【经】 dollar; yuan
同步通信的英语翻译:
【计】 SYCOM; 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专业解析
二元同步通信 (Binary 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BSC/Bisync) 是一种面向字符的、半双工的数据链路层通信协议,主要用于早期计算机网络和大型机系统中进行同步数据传输。其核心含义与特点如下:
-
基本定义与工作机制
二元同步通信协议规定了两台设备(如计算机与终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以二进制数据块(帧)为单位进行传输的规则。它采用同步传输方式,要求通信双方在传输前通过交换特定控制字符来建立精确的时钟同步,确保数据位在时间上对齐。传输过程由主站(Primary Station)控制,从站(Secondary Station)响应,采用轮询(Polling)或选择(Selecting)机制管理通信链路。数据传输以数据帧为单位,每个帧包含特定的控制字符(如SOH, STX, ETX, ETB)用于标识帧的开始、结束、文本起始等,以及用于错误检测的块校验字符(BCC, 如LRC或CRC)。
-
核心特征
- 面向字符 (Character-Oriented):协议使用预定义的ASCII或EBCDIC控制字符(如SYN, ACK, NAK, ENQ, EOT)来控制通信流程(建立同步、确认、否认、询问、传输结束等)。这些控制字符嵌入在数据流中。
- 半双工 (Half-Duplex):通信链路在同一时间只允许数据在一个方向上传输。发送方发送完一帧数据后,必须等待接收方的确认(ACK)或否认(NAK)响应,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重传或发送下一帧)。
- 同步传输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数据以连续比特流的形式发送,发送方和接收方必须保持严格的时钟同步(通常通过发送同步字符SYN实现),以正确识别每个比特的边界。
- 错误检测 (Error Detection):使用纵向冗余校验(LRC)或循环冗余校验(CRC)生成块校验字符(BCC),附加在数据帧尾部。接收方重新计算BCC并与接收到的BCC比较,以检测传输错误。若检测到错误(或未收到有效帧),接收方发送NAK请求重传。
- 集中式控制 (Centralized Control):通常由主站(如主机)负责发起通信、管理链路状态(空闲、激活)和协调数据传输。
-
应用与历史地位
二元同步通信协议由IBM在1960年代开发并推广,曾是IBM SNA(系统网络体系结构)环境及许多早期商业网络系统(如银行、航空订票系统)中广泛使用的标准数据链路协议。它适用于通过专线(leased lines)或拨号线路进行的点对点或多点连接。
-
局限性与发展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BSC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半双工机制导致效率较低;控制字符嵌入数据流中,要求数据本身不能包含这些特殊字符(需透明处理,如DLE填充),增加了复杂性;对线路噪声较敏感。因此,它逐渐被更高效、更灵活、面向比特的协议(如HDLC, SDLC, PPP)所取代。
参考来源:
- IBM Documentation: Binary 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s (BSC) Overview
- TechTarget SearchNetworking: Binary 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Bisync, BSC)
- GeeksforGeeks: Binary 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BSC)
- 《数据通信与网络》(作者:Behrouz A. Forouzan)相关章节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二元同步通信”的解释如下:
一、术语定义
二元同步通信(Binary 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简称BSC或Bisync)是IBM在1960年代开发的一种面向字符的同步通信协议。其核心特点是:
- 二元性:指数据以二进制格式传输;
- 同步性:收发双方通过同步信号(如前导码或时钟信号)保持时序一致。
二、工作原理
- 同步机制:发送端和接收端使用同一时钟信号或同步字符(如SYN码),确保数据传输的时序严格对齐。
- 数据帧结构:每帧包含同步信号、控制字符(如SOH、STX)、数据块及校验码(如CRC),结构示例如下:
$$
text{前导码} + text{控制字符} + text{数据} + text{校验码}
$$
三、优缺点
- 优点:
- 高效性:连续传输大量数据,无需频繁添加起止位(数据有效率高);
- 可靠性:通过校验码实现错误检测。
- 缺点:
- 复杂性:需严格同步时钟,硬件成本较高;
- 灵活性差:对传输间隔要求严格,难以适应网络波动。
四、应用场景
主要应用于早期大型机通信、银行终端系统等对可靠性要求高、数据传输量大的场景。
补充说明
BSC与异步通信的区别在于:异步通信以离散数据帧传输(每个字符独立封装),且无需同步信号,但效率较低。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不出所料仓库记录卡尘屑顶蝶的放射化学纯放肆的烦扰幅度检测共振峰光电比色计果糖甲苯脎检查周期机器人问题求解系统机械试验法可编微程序处理机恐惧反射溃疡性结肠炎类型强制理发的马来酸盐内向人格羟基酸酯全面开工软骨骨营养障碍市场基础速端曲线法条约的履行萜烯基童子军托伦斯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