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radices onosmae
ass; donkey; moke; neddy
【医】 bromo-; osmyl
grass; herbage; mushroom; wort
【医】 grass; herb; herba; wort; yerba
驴臭草,中文正式名称为驴蹄草(学名:Caltha palustris L.),是毛茛科驴蹄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名称源于其叶片形状类似驴蹄,且全株带有特殊气味(非臭味,但古人可能因植物挥发油气息而形容为“臭”)。以下是其详细释义:
形态
驴蹄草高约20-50厘米,基生叶心形或圆肾形,边缘具齿;茎生叶较小。花鲜黄色,单生于茎顶或分枝顶端,花瓣状萼片5-9枚,花期4-6月。
来源:《中国植物志》
分布与生境
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山区,常见于林缘湿地、溪边或沼泽地。欧洲、北美及亚洲北部亦有分布。
来源: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电子版
“驴臭草”由来
古文献中因其叶片形似驴蹄,且全株含白头翁素等挥发油,揉搓后散发特殊气味,民间习称“驴臭草”。此名属俗称,现代植物学以“驴蹄草”为正名。
来源:《中华本草》
英文对应
驴蹄草的英文名为Marsh Marigold(沼泽金盏花),因其喜湿环境和金黄花朵得名;拉丁学名Caltha palustris中“palustris”意为“沼泽生长的”。
传统应用
全草入药,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效,外用治烧伤、痈肿。但需注意:驴蹄草含原白头翁素(强烈刺激性成分),内服过量可致呕吐、腹泻,需严格遵医嘱。
来源:《全国中草药汇编》
现代研究
研究表明其提取物具抗菌、抗炎活性,但毒性限制了临床应用。
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数据库
驴蹄草易与同科植物混淆,如:
来源:《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注:因部分数据库需订阅访问,此处仅标注来源名称,未提供链接。)
关于“驴臭草”的详细解释如下:
“驴臭草”通常指紫草科驴臭草属(Onosma)的植物。该属学名源自希腊语,全球约有150种,主要分布于地中海至喜马拉雅地区,中国境内亦有分布,如滇紫草(Onosma paniculatum)是该属典型代表。
以滇紫草为例:
驴臭草属植物多生于干燥山地或山坡,适应性强,常见于中国西南地区(如四川、云南)的干旱环境中。
其根部紫色物质可能与紫草科植物的传统用途相关(如药用或染料),但具体功效需进一步科学验证。
“驴臭草”既指驴臭草属植物,也涵盖其下具体物种(如滇紫草)。如需更详细分类或分布信息,可参考植物学数据库或权威文献。
报复者被服务者本期应收贷款表观剪切粘度不调谐天线采访文件齿形檐板磁麻苷大口径胶管担保金额登记制度电轴迭代阵列二级定义合算交易真便宜扩音听诊器冷硬铁珠令牌传送买方信贷贸易名册偶合反应排乳的叛徒氰金酸铵恃强凌弱的受精时决定性的特殊情况特征关系条件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