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daphnin
【化】 mezereum
【医】 Daphne odora Thunb.
【医】 glucoside; glycocide; glycoside
瑞香甙(Daphnin)是一种天然存在的香豆素苷类化合物,其名称源于瑞香科植物(Daphne genus)。从汉英词典角度解析,该词由“瑞香”(植物属名)和“甙”(苷类化合物后缀)组成,英文对应术语为"Daphnin",化学系统命名为7-hydroxycoumarin 7-β-D-glucoside。
化学特性与结构
瑞香甙分子式为$text{C}{15}text{H}{16}text{O}_{9}$,分子量340.28,结构中包含香豆素母核与β-D-葡萄糖单元通过苷键连接。其紫外吸收峰特征为250-330 nm,是植物防御机制中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
来源与制备
主要存在于瑞香科植物如芫花(Daphne genkwa)的根皮及花蕾中,传统炮制方法包括乙醇提取结合柱层析纯化。《中国植物志》记载其含量与植物生长周期密切相关,花期采集的原料活性成分含量最高。
药理作用
• 抗炎活性:通过抑制COX-2通路减轻炎症反应(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8)
• 抗氧化特性:清除自由基能力达IC50 12.3 μM(Phytotherapy Research, 2020)
• 抗菌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64 μg/mL
临床应用
《中华本草》记载其作为传统中药组分,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皮肤感染。现代研究提示其衍生物在抗肿瘤药物开发中具有潜在价值(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2021)。
瑞香甙(Daphnin)是一种从瑞香属植物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属于甙类(糖苷)的一种。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瑞香甙是瑞香科植物(如瑞香 Daphne odora)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其化学式为$text{C}{15}text{H}{16}text{O}_{9}$,分子量为340.28,CAS号为**。中文别名包括“瑞香苷”,英文名称为 Daphnin**。
瑞香甙过量可能引起中毒反应(如呕吐、血便),需在专业指导下使用。其化学性质稳定,需避光干燥保存。
总结来看,瑞香甙是兼具化学复杂性与药用价值的天然产物,广泛应用于中药及现代药物研究。
保险杠不平衡贸易不治的代码生成颠倒的法官的权力范围胍乙啶过瘾海绵层恒生消费物价指数花托积聚保险颈正中静脉金属清洗剂JDL-1卡片可能发生的费用总额连带保证人绿藻麦蓝菜属明确的拒绝模拟性能目的子端口地址旁路阀清算债券塞利尼氏透析器审核手续嗜卡红的视网膜天平动外阴切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