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daphnin
【化】 mezereum
【醫】 Daphne odora Thunb.
【醫】 glucoside; glycocide; glycoside
瑞香甙(Daphnin)是一種天然存在的香豆素苷類化合物,其名稱源于瑞香科植物(Daphne genus)。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該詞由“瑞香”(植物屬名)和“甙”(苷類化合物後綴)組成,英文對應術語為"Daphnin",化學系統命名為7-hydroxycoumarin 7-β-D-glucoside。
化學特性與結構
瑞香甙分子式為$text{C}{15}text{H}{16}text{O}_{9}$,分子量340.28,結構中包含香豆素母核與β-D-葡萄糖單元通過苷鍵連接。其紫外吸收峰特征為250-330 nm,是植物防禦機制中産生的次生代謝産物。
來源與制備
主要存在于瑞香科植物如芫花(Daphne genkwa)的根皮及花蕾中,傳統炮制方法包括乙醇提取結合柱層析純化。《中國植物志》記載其含量與植物生長周期密切相關,花期采集的原料活性成分含量最高。
藥理作用
• 抗炎活性:通過抑制COX-2通路減輕炎症反應(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8)
• 抗氧化特性:清除自由基能力達IC50 12.3 μM(Phytotherapy Research, 2020)
• 抗菌譜: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濃度(MIC)為64 μg/mL
臨床應用
《中華本草》記載其作為傳統中藥組分,用于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和皮膚感染。現代研究提示其衍生物在抗腫瘤藥物開發中具有潛在價值(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2021)。
瑞香甙(Daphnin)是一種從瑞香屬植物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屬于甙類(糖苷)的一種。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瑞香甙是瑞香科植物(如瑞香 Daphne odora)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其化學式為$text{C}{15}text{H}{16}text{O}_{9}$,分子量為340.28,CAS號為**。中文别名包括“瑞香苷”,英文名稱為 Daphnin**。
瑞香甙過量可能引起中毒反應(如嘔吐、血便),需在專業指導下使用。其化學性質穩定,需避光幹燥保存。
總結來看,瑞香甙是兼具化學複雜性與藥用價值的天然産物,廣泛應用于中藥及現代藥物研究。
鼻腭溝部份償還不正當的關系磁盤文件存儲器代數學者電子光學定期擔保放款動量譜額節法律調查給推銷員的傭金故障檢修過程桦木子油會計機器記帳法界限語言肌上皮的铿勞資協商會兩用夾頭立即補償綠薄荷醑能帶圖式橋式起重機氫溴的石蠟油視聽幻覺症試驗線路說不出的蘇格蘭式判決透明塑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