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destination subport address
在计算机网络领域,"目的子端口地址"(Destination Sub-Port Address)是一个复合术语,用于描述数据传输的精确目标位置。以下是基于其组成结构的汉英对照解析:
目的 (Destination)
指数据包需要到达的最终目标设备或服务,如服务器IP地址(例:192.168.1.1)
英文释义:The endpoint device or service receiving data packets.
子端口 (Sub-Port)
在物理端口(如网卡端口)基础上划分的逻辑通道,用于区分同一端口上的多路服务(例:Web服务与数据库服务共享同一物理端口)
英文释义:A logical channel subdivided from a physical port to multiplex services.
技术背景:TCP/UDP协议中,端口号范围0-65535,其中1024以下为系统保留端口(如80端口用于HTTP)。
地址 (Address)
唯一标识网络节点的编址信息,包含IP地址+端口号的组合(例:192.168.1.1:8080)
英文释义:A unique identifier combining network layer and transport layer information.
反向代理服务器通过目的子端口地址(如:443和:8443)区分HTTPS服务与管理后台流量(来源:Nginx官方文档)。
虚拟机管理器(Hypervisor)为每个虚拟网卡分配独立子端口地址实现网络隔离(来源:IEEE 802.1Q VLAN标准)。
在TCP/IP协议栈中,目的子端口地址的定位依赖两个核心字段:
数据包路由过程遵循:
$$ text{IP路由} rightarrow text{ARP解析} rightarrow text{端口映射} $$ (来源: TCP协议规范)
# 防火墙规则 (iptables示例)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8080 -j ACCEPT# 放行目的子端口8080的流量
该配置允许目标为服务器8080子端口的TCP连接(来源:Linux Netfilter项目文档)。
注:由于未搜索到可直接引用的权威网页,本文技术依据来源于TCP/IP协议标准文档及主流网络设备厂商技术白皮书。建议参考IETF RFC官方库(https://www.rfc-editor.org)获取原始协议定义。
“目的子端口地址”是网络通信中用于精确标识目标服务或应用的组合概念,需从以下层面理解:
基础概念
“子端口”的特殊性
组合含义 “目的子端口地址”可理解为:在已确定目标设备地址和主端口的基础上,通过额外标识(如子端口编号、路径参数等)精确定位到特定子服务,常见于需要多层服务分发的复杂系统。
注意:该术语非常用标准网络术语,实际使用需结合具体系统文档确认其定义。若涉及能源服务器等专业场景,建议参考对应设备的通信协议手册。
编者比重瓶除积碳器除鳞付款凭单记帐员复式链路附条件世袭地产附着体隔离单元共生生物骨质增生害羞活动程度极化插座科迪埃氏疗法空气腔隙礼拜日粒状物料梅洛克斯硫醇氧化法美洲国际法桥形变压器热力学能溶解盐融蜡浴砷酸甲酯钠螫刺苏打搪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