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杠英文解释翻译、保险杠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bumper
分词翻译:
保险的英语翻译:
assurance; insurance; insure; safety
【计】 guarding
【医】 insurance
【经】 assurance; insurance; insure; safety
杠的英语翻译:
bar; thick stick
专业解析
保险杠(Bumper)是安装在车辆前后端的关键安全部件,主要用于吸收和减缓碰撞冲击力,保护车身结构及乘员安全。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核心定义与功能
-
碰撞防护
保险杠是车辆前后端的刚性或能量吸收装置,在低速碰撞(通常≤15km/h)时通过变形吸收动能,减少对车体纵梁、散热器等核心部件的损坏。现代保险杠系统通常包含外罩、吸能盒(通常为金属蜂窝结构)和防撞梁三部分(SAE J984标准)。
-
行人保护设计
欧盟法规(ECE R42)强制要求保险杠具备行人腿部保护功能,通过优化外罩柔韧度与安装高度(离地间隙430-500mm),降低碰撞时对行人下肢的伤害风险。
二、材料与结构演进
- 传统材料:1970年代前多采用镀铬钢制保险杠,现已被淘汰
- 现代材料:
- 外罩:改性聚丙烯(PP+EPDM)占比超80%,具备高韧性、轻量化(密度1.02g/cm³)及可回收特性
- 内结构:铝合金/超高强钢防撞梁(抗拉强度≥1500MPa),配合聚氨酯泡沫吸能块
(来源:《汽车工程手册-车身设计卷》)
三、行业术语对照
中文 |
英文 |
定义场景 |
保险杠总成 |
Bumper Assembly |
包含支架/吸能盒的完整组件 |
保险杠蒙皮 |
Bumper Cover |
可见的塑料外壳部件 |
防撞梁 |
Crash Bar/Beam |
保险杠内部的金属加强结构 |
四、技术标准参考
- 中国国标:GB 17354-1998《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规定保险杠需承受4km/h正面碰撞不变形
- 美国标准:FMVSS Part 581要求2.5mph碰撞后车辆功能件无损坏
- 欧洲规范:ECE R42认证包含保险杠曲面半径、突出物限制等20余项测试指标
(注:相关标准文件可在中国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SAE International官网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保险杠是汽车前后部的重要安全装置,主要用于吸收和缓冲外界冲击力,保护车身结构及乘员安全。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核心功能
保险杠位于车辆前、后部,由外板、缓冲材料和横梁三部分组成。其核心功能包括:
- 碰撞能量吸收:在低速碰撞时,通过变形分散冲击力,减少对车身核心部件(如发动机、散热器)的损坏。
- 行人保护:通过柔性材料(如塑料)降低对行人的伤害风险。
- 结构防护:将撞击力传递至吸能盒和纵梁,避免直接冲击车体框架。
二、材料与设计演变
- 早期材料:20世纪以3mm以上钢板冲压成U型槽钢为主,与车架焊接/铆接,但美观性差且笨重。
- 现代革新:改用工程塑料(如聚丙烯),兼具轻量化、低成本、易塑形等优势,同时提升与车身造型的协调性。
三、附加功能
- 空气动力学优化:部分保险杠设计可减少风阻。
- 装饰性作用:通过流线型设计提升车辆整体美观度。
四、典型结构
前/后保险杠通常包含:
- 塑料外壳(外板)
- 泡沫或蜂窝状缓冲层
- 金属横梁及吸能盒
- 连接车架的安装部件
(如需进一步了解保险杠力学原理或具体车型设计差异,可参考汽车之家、太平洋汽车等专业来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焙粉卑贱的行为苯并[f]二氢茚常式盾蕨导气管低生成本二联律讽刺者分子式复利本利和固体空气呼吸杂音甲氨苯乙醇加标记假荆芥内酯焦性没食子酸铋净调和值晶体照相术激源聚束抗铁的框架幽灵类属操作萘磺酸盐千伏峰值千里光菲啉事实材料输出字母表胎头嵌塞头神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