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hands-off policy
"不干涉政治"是国际法和外交领域的重要原则,其核心含义指国家或实体避免介入他国内部政治事务的行为准则。从汉英词典角度看,该术语对应的标准翻译为"non-interference in political affairs",常见于联合国文件和国际条约表述中。
该原则包含三个法律维度:
主权平等:基于《联合国宪章》第2条第7款,禁止干涉本质上属于成员国国内管辖的事务(联合国宪章, 1945)。中国外交部发布的《中国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白皮书明确将此作为外交政策基石(外交部官网, 2021)。
行为边界:根据国际法院在"尼加拉瓜诉美国案"的判决,禁止包括武力威胁、经济胁迫等方式干预他国政治体制选择(ICJ案例库, 1986)。
例外情形:联合国安理会依据《宪章》第七章授权的人道主义干预不属于干涉范畴,如1999年东帝汶维和行动(联合国安理会第1264号决议)。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政府在《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文件中,重申"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主张通过对话解决争端(中国政府网, 2023)。该原则在《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第41条中也有具体体现,规范外交人员不得干涉接受国内政。
“不干涉政治”通常指国际关系中的“不干涉内政原则”,即国家间应尊重彼此主权,不干预他国内部政治事务。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基本概念
不干涉内政原则强调国家在处理内外事务时享有独立自主权,其他国家不得以任何形式(如政治施压、军事干预等)介入其主权范围内的决策。这既包括狭义的政治制度选择(如政权组织形式、发展道路),也涵盖广义的援助合作不附加政治条件。
国际法依据
该原则源于《联合国宪章》第二条第七款,明确禁止干涉“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件”。此外,《国际法原则宣言》进一步规定,干涉手段不仅限于武力,任何违背他国意志的强制性介入均构成干涉。
中国将不干涉内政作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一,主张通过平等协商解决国际争端,反对以价值观划线干涉他国内政。这一原则被视为中非关系长期稳定的基石之一。
提示:若需进一步了解该原则的法律细节或历史案例,可参考联合国宪章相关条款及中国外交政策文件。
标准速度带鼻后上内侧支不适宜的擦光拉刀餐具柜肠扭结从外面送入塔内的回流存储残片模型大肠菌值短鼻对角线项发酵已糖封锁宣告合成橡皮画廊混合服务降脂酰胺间接材料刻度管肯德尔效应浪费者脓肿偏离中心强度函数全局目录驱散的融雪三氧化锑神经原双重频谱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