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尾丝虫结节英文解释翻译、蟠尾丝虫结节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coast erysipelas; erisepela de la costa
分词翻译:
尾的英语翻译:
end; remnant; tail; trail
【化】 tail end
【医】 cauda; caudae; tail
丝虫的英语翻译:
filaria
【医】 filaria
结节的英语翻译:
node; nodus; nub; nubble; protuberance; tuber; tubercle; tuberosity
【医】 node; nodositas; nodosity; nodus; noeud; tuber; tubercle; tubercula
tuberculum
专业解析
蟠尾丝虫结节(Onchocerca nodule)是盘尾丝虫病(Onchocerciasis)的典型病理表现,由寄生虫蟠尾丝虫(Onchocerca volvulus)感染引发。该结节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成虫产生的纤维包裹性反应,常见于皮下组织或骨骼突出部位。
核心特征:
- 病理机制:雌性成虫在人体内产生活动性微丝蚴,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形成直径1-5厘米的纤维化囊状结节。组织学显示结节由胶原纤维、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构成。
- 临床表现:结节多分布于髋骨、肋骨和颅骨区域,伴随剧烈瘙痒、皮肤鳞状病变。约10%的未治疗病例会发展为角膜混浊,导致永久性视力损伤(河盲症)。
- 流行病学: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该病在非洲30国、拉丁美洲和也门呈地域性流行,约2100万人感染,99%病例集中于撒哈拉以南非洲。
诊断与防治:
- 金标准诊断采用皮肤活检检测微丝蚴
- 伊维菌素(Ivermectin)为WHO推荐的首选治疗药物,每半年给药可阻断寄生虫传播链
- 世界卫生组织《2030年路线图》将该病列为重点防控的被忽视热带病
参考资料:
- 世界卫生组织《被忽视热带病全球报告》(2023)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寄生虫病理学专题
- 美国疾控中心热带病防治指南(2024版)
网络扩展解释
蟠尾丝虫结节(又称盘尾丝虫结节)是旋盘尾线虫(Onchocerca volvulus)成虫寄生在人体皮下组织后引发的纤维性包块,是盘尾丝虫病的典型表现。以下是详细解释:
1.定义与病因
蟠尾丝虫结节由旋盘尾线虫感染引起。成虫寄生于皮下组织,周围形成纤维包裹结构。这种寄生虫通过黑蝇叮咬传播,常见于非洲、拉丁美洲等热带地区。
2.形态特征
- 大小与外观:结节直径多为5~25毫米,少数可能更大,质地坚硬,类似脂肪瘤或皮下肿块。
- 数量与分布:通常包含2条或更多成虫,常见于胸、腹、腰、腿及头部皮下。
- 症状:一般不痛,但可能伴随局部皮肤瘙痒或轻度炎症反应。
3.病理机制
成虫在皮下产出的微丝蚴可扩散至周围组织、淋巴管或血管,引发慢性炎症和纤维化。结节的形成是宿主免疫系统对寄生虫的包裹反应。
4.并发症
- 皮肤损害:长期感染可导致皮肤萎缩、弹性下降及色素沉着。
- 眼部病变:微丝蚴侵入眼部可能引发角膜炎、虹膜炎等,严重时导致失明(河盲症)。
- 淋巴结肿大:邻近淋巴结可能无痛性肿大。
5.诊断与治疗
- 诊断:触诊结合皮肤活检(检出成虫或微丝蚴)是主要方法。
- 治疗:常用伊维菌素杀灭微丝蚴,手术切除结节可减少成虫负荷。
若需更全面的流行病学或治疗方案,可参考医学数据库或权威机构指南。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保垒把日期填迟陈化初级原料点效率丁基-苯甲酸纤维素分配格格林铬溶染料公司计划孤僻的姑嫂汉勒氏带话务员长途拨号系统讲道结合能机能性月经过多紧急上诉法庭控制律离子络合物梦似地破泡剂球形红细胞性黄疸涉及多方的尸体防腐法疏耦合器探听丑闻塔裙烷基苯基位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