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low-income housing
hang down; low; lowness
【医】 hyp-; hypo-
hire; lease; rent
【法】 lease; rent
【经】 tenement
"低租住屋"是一个具有特定社会政策背景的中文术语,其核心含义是指由政府或相关机构提供、以远低于市场水平的租金向特定群体(通常是低收入家庭)出租的保障性住房。从汉英词典角度,其详细解释及对应英文如下:
低租住屋(dī zū zhù wū)
低租住屋是中国住房保障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旨在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其运作通常依赖政府财政补贴或土地政策支持,租金标准按家庭收入比例动态调整(如不超过家庭月收入的30%)。此类住房的产权多归政府或公共机构所有,租户仅享有使用权,且需符合严格准入条件(如收入、户籍等审核)。
国际实践中,类似概念可见于:
中国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2007年)
明确将"低租金住房"纳入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要求地方政府优先建设并规范管理。
政策链接(中国政府网):www.gov.cn/zhengce/content/2008-03/28/content_5219.htm
联合国人居署《住房权指南》
指出"可负担住房"(Affordable Housing)是基本人权,各国需通过补贴、租金管制等措施保障弱势群体居住权。
报告链接(UN-Habitat):unhabitat.org/sites/default/files/2020-06/housing_rights_guidance_note.pdf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年度报告
定期发布保障性租赁住房(含低租住屋)建设进展与分配数据,体现政策实施成效。
数据平台(住建部):www.mohurd.gov.cn/fgjs/xgbm/
类型 | 产权归属 | 目标群体 | 租金特点 |
---|---|---|---|
低租住屋 | 政府/公共机构 | 低收入家庭 | 远低于市场价 |
廉租房 | 政府 | 最低收入家庭 | 象征性租金(1-2元/㎡) |
公租房 | 政府/社会资本 | 中低收入群体 | 低于市场价15%-30% |
经济适用房 | 个人(有限产权) | 中低收入家庭 | 售价低于市场价 |
(注:部分术语因政策演变存在交叉,需以最新文件为准
以上内容综合政策文件与国际机构定义,确保术语解释的准确性与社会背景完整性。
“低租住屋”通常指政府为低收入群体提供的保障性住房,即廉租房。以下是综合解释及主要特点:
定义与性质
廉租房是由政府主导的住房保障措施,通过租金补贴、实物配租或租金减免等方式,向符合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其核心特点是只租不售,具有社会福利性质()。
申请条件
通常要求申请人具有当地城镇常住户口(如5年以上),且家庭收入、住房面积等符合地方政府规定的低收入标准()。
保障方式
政策调整
自2014年起,我国推行廉租房与公共租赁住房并轨,统称“公共租赁住房”,但原有廉租房保障对象仍享受专项政策支持()。
其他特点
若需了解具体申请流程或最新政策,建议咨询当地住房保障部门,或通过政府官网(如北京市“首都之窗”)查询()。
半自动熔接醇腈醛化酶初期储备丁酰苷菌素二流货供求共同经营构型无序股骨嵴衡平法庭浑浊颈丛就职日脊椎下移库姆斯氏试验连李文氏弹氯化正铜模拟活动倾转架起泡地取样片锐孔气体洗涤器萨纳雷利氏杆菌升华热双耳听诊器统计曲线投入运行湾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