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關言的意思、關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關言的解釋

禀白。《晉書·武帝紀》:“凡關言人主,人臣所至難,而苦不能聽納,自古忠臣直士之所慷慨也。” 唐 劉禹錫 《劉氏集略說》:“他日子壻 博陵 崔生 關言曰:‘某也曏遊京師,偉人多問丈人新書幾何,且欲取去。而某應曰無有,輒媿起於顔間。今當復西,期有以弭媿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關言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一、基礎釋義

指古代禮儀中傳達話語、禀告事宜的行為,特指卑幼者向尊長者陳述事項的禮節性用語。其核心含義強調話語傳遞的中介性與禮節性,常見于君臣、上下級或長幼關系中。例如《漢語大詞典》釋為:"禀告,陳述"(出處: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第12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3年版,第58頁)。

二、古注溯源

該詞源自《禮記·曲禮》鄭玄注:"關,猶白也",指通過中介傳達言語的行為。孔穎達疏進一步闡釋:"關者,謂通白于尊者",強調其作為溝通媒介的功能(出處:鄭玄注、孔穎達疏《禮記正義》,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本)。

三、現代延伸

現代漢語中雖罕用,但在研究古代禮制、職官制度時仍具學術價值。如清代學者孫希旦在《禮記集解》中解析:"關言,謂通達其言",突顯其信息傳遞的本質(出處:孫希旦《禮記集解》,中華書局1989年版,卷三)。

關聯提示:"關言"與"關白"(禀告)、"關通"(傳達)屬同源禮制詞彙,均體現古代等級社會的言語規範體系。

網絡擴展解釋

“關言”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釋:

1.基本詞義

“關言”意為禀白,即向上級或尊長陳述、報告。該詞多用于古代臣子向君主進言的語境,強調直言不諱的禀告行為。

2.文獻出處

3.用法與語境

4.字義分解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例,可參考《晉書》或劉禹錫文集。

别人正在浏覽...

白賊寶輿寶鑽背奧媚竈邊鋒編欄捕取倉徨攙腰乘坐赤鷩處齊呆闆誕瓦倒風盜鈴掩耳登講地點飛苞驿篚非常風欠鳳眼蓮購得故縱海琛杭紗洪支撝叱江東步兵狡勇夾食經常迳流聯裾離鸾陵司李土鼓劉琨亂首垢面甪裡旅楹錨綱辟辟鋪過其次棄甲氣生氣死卻生山桂山赀事過境遷使命使氣性石獅市書劍泰來否往無厭足相說賢傑消極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