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衮綉的意思、衮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衮綉的解釋

見“ 衮衣繡裳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衮綉(gǔn xiù)是漢語中的一個古雅詞彙,由“衮”與“綉”(同“繡”)二字組合而成,特指古代帝王或三公(最高級官員)所穿的繡有龍紋等華麗圖案的禮服。其核心含義與象征意義如下:


一、單字釋義

  1. 衮 (gǔn)

    • 本義指古代天子或上公祭祀、朝會時所穿的禮服,衣上繡有卷曲的龍形圖案(即“卷龍”)。
    • 引申為顯貴、高位的象征,如“衮職”指三公之職。
    • 來源:《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第9卷第1頁。
  2. 綉/繡 (xiù)

    • 指用彩色絲線在織物上刺成花紋圖案的工藝,亦指繡成的華美服飾。
    • 來源:《辭源》(商務印書館修訂版)第3冊第2340頁。

二、合義解析

衮綉指繡有龍紋的衮服,是古代最高統治者和重臣的專屬禮服,具有以下特征:

  1. 形制象征

    衮服以玄衣(黑色上衣)纁裳(淺紅色下裳)為基色,衣身繡有“十二章紋”(日、月、星辰、山、龍等十二種圖案),其中龍紋為核心元素,彰顯天命與威儀。

    來源:《周禮·春官·司服》鄭玄注(中華書局影印阮元校刻本)。

  2. 身份标識

    唯帝王、諸侯王及三公可服衮綉,是等級制度的直觀體現。《後漢書·輿服志》載:“天子備文,日月星辰十二章……三公諸侯用山龍九章。”

    來源:《後漢書·輿服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3. 文化内涵

    衮綉不僅是服飾,更是禮法符號,承載“垂衣裳而天下治”的儒家政治理念,象征權力正統與道德秩序。

    來源:彭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中華書局)第78頁。


三、引申與用例

  1. 借指顯貴身份

    如“衮綉諸公”泛指高官顯宦。陸遊詩雲:“衮綉聯翩閱幾公?”(《劍南詩稿·書歎》)。

    來源:《全宋詩》(北京大學出版社)第42冊第26451頁。

  2. 文學意象

    在詩詞中常以“衮綉”隱喻功名富貴,如元曲“玉帶金魚衮綉袍”(馬緻遠《薦福碑》)。

    來源:《元曲選》(臧晉叔編,中華書局)第2冊第593頁。


四、古籍權威注疏

  1. 《說文解字》

    段玉裁注:“衮,天子享先王,卷龍繡于下裳。一龍蟠阿上向。”(龍紋盤曲升騰之态)。

    來源: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94頁。

  2. 《釋名·釋衣服》

    劉熙釋:“衮,卷也,畫龍卷曲于衣也。”

    來源:王先謙《釋名疏證補》(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68頁。


結論:“衮綉”是中華禮制文化的典型符號,其釋義需結合服飾制度、政治倫理與文獻訓诂綜合考辨,核心指向帝王權貴專屬的龍紋繡飾禮服及其承載的等級秩序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

“衮綉”是一個漢語成語,發音為gǔn xiù,其含義和用法可概括如下:

  1. 基本含義
    指華麗、精美的衣袍,常用來形容服飾或事物的外觀富麗堂皇。

  2. 詞語解析

    • 衮:原指古代帝王或高官穿的華麗禮服,象征尊貴與莊重。
    • 綉:即刺繡,代表精緻繁複的裝飾工藝。
      兩字結合,既強調材質的華美,也突出工藝的精湛。
  3. 使用場景

    • 描述人的衣着華麗,如“身着衮綉,氣度非凡”。
    • 比喻事物外觀的絢麗,如“宮殿裝飾如衮綉般奪目”。
    • 後來逐漸演變為固定成語,專指華美的服飾或裝飾。
  4. 引申意義
    除字面含義外,該詞也可隱含對過度奢華或虛飾的委婉批評,需結合語境判斷。

若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典故或例句,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拜衮之歲敗悔白眼寶利被胎邊璅彼各兵匠沖積物穿石節地膚子蹯踞風猋負媿溝浍過憂闳偉淮左湖田簡筴蒹葭之思矯世勵俗鏡凈極眺倨驕俊辨舉顯饋饎雷出梁山伯靈談鬼笑盧瑟福粒子散射實驗曼衍魚龍麋膏明鼓而攻之難阸牛錄額貞女儈陪禮貧顇憑城搶先傾竭侵蝕跂足日珠戎重什麼人石耳適合石揵四望擡盒天琛萬方聞過則喜無漏果五圻仙迹遐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