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過則喜的意思、聞過則喜的詳細解釋
聞過則喜的解釋
[feel happy when told of one’s errors;be glad when told of one's own errors] 聽到批評意見就喜悅。比喻樂于接受他人規勸
詳細解釋
聽到别人指出自己的過失就高興。謂虛心接受意見。語本《孟子·公孫丑上》:“ 子路 ,人告之以有過則喜。” 宋 司馬光 《奏彈王安石表》:“伏遇陛下即位以來,日慎一日,聞過則喜,從諫如流。” 宋 陸九淵 《與傅全美書》之二:“過在所當改,吾自改之,非為人而改也。故其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
詞語分解
- 聞的解釋 聞 (聞) é 聽見:聞診。聞聽。聞訊。博聞強記。聞過則喜。聞雞起舞(聽到荒雞鳴而起舞,喻志士及時奮發)。 聽見的事情,消息:新聞。傳聞。見聞。 出名,有名望:聞人。聞達。 名聲:令聞(好名聲)。丑聞
- 喜的解釋 喜 ǐ 高興,快樂:歡喜。喜悅。喜訊。喜劇。喜氣。喜色。喜幸。喜樂(?)。喜洋洋。歡天喜地。欣喜若狂。 可慶賀的,特指關于結婚的:喜事。喜酒。喜糖。喜蛋。喜聯。喜幛。喜雨。喜報。喜慶。賀喜。報喜。 婦
網絡擴展解釋
“聞過則喜”是一個漢語成語,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讀音為wén guò zé xǐ,字面意思是“聽到别人指出自己的過錯,反而感到高興”,比喻以積極的心态接受批評,虛心改進自身缺點。
二、出處與典故
- 經典出處
出自《孟子·公孫丑上》,孟子提到:“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通過子路和禹的事例,強調賢者對待批評的态度。
- 曆史典故
春秋時期齊國丞相晏子曾因下屬高缭三年未指出其過錯而将其辭退,體現了“聞過則喜”的重要性。
三、結構與語義分析
- 成語結構:由“聞過”和“則喜”兩部分組成,前者表示“聽到過錯”,後者表示“因此高興”。
- 深層含義:反映寬容和自省的心态,将他人的批評視為自我提升的機會,而非負面指責。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從善如流、虛懷若谷
- 反義詞:諱疾忌醫、怙惡不悛(出自《左傳》)。
五、用法與例句
- 語法功能:作謂語、定語,含褒義(例:他聞過則喜,因此進步顯著)。
- 現代意義:常用于職場或教育場景,倡導以開放态度接受反饋。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孟子》原文及權威詞典釋義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聞過則喜(wén guò zé xǐ)這個詞意為聞到好消息而感到喜悅。它是由兩個漢字組成,它們分别是“聞”和“喜”。
“聞”字的部首是門,它由2個筆畫構成。它既可以表示“聞到”或“聽到”的意思,也可以表示“了解”或“聽說”的意思。
“喜”字的部首是口,它由12個筆畫構成。它表示喜悅、高興的意思。
《聞過則喜》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孟子·告子》這本古代文獻。意為聽到自己過失的消息後,能夠及時改正并感到欣喜。
關于《聞過則喜》這個詞的繁體字是「聞過則喜」。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在有所不同。對于《聞過則喜》這個成語,它的古代漢字寫法如下所示:「聞過則喜」。雖然字形有所不同,但字義和用法仍然相同。
以下是一個例句:“我走到公司門口的時候,聽到同事誇獎了我的工作表現,我心裡聞過則喜。”
與《聞過則喜》相關的組詞有:“自喜”(指自得其樂)、“喜從天降”(指喜事突然降臨)、“喜氣洋洋”(形容喜慶的氛圍)等。
與《聞過則喜》相近義的詞有:“聞風而動”(指聽到風聲就立即行動)和“聞名”(指聽說某人或某事物名聲很大)。
與《聞過則喜》相反義的詞有:“聞過則懼”(指聽到自己過失的消息後感到懼怕)。
綜上所述,《聞過則喜》這個詞意為聞到好消息而感到喜悅,它的部首和筆畫分别是門和2畫、口和12畫。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孟子·告子》這本古代文獻,對應的繁體字是「聞過則喜」。古時候的寫法為「聞過則喜」。舉個例子:“我走到公司門口的時候,聽到同事誇獎了我的工作表現,我心裡聞過則喜。”與之相關的組詞有:“自喜”、“喜從天降”、“喜氣洋洋”等。與之相近義的詞有:“聞風而動”和“聞名”。相反義的詞有:“聞過則懼”。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