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木的意思、枸木的詳細解釋
枸木的解釋
曲木。《荀子·性惡》:“故枸木必将待櫽括烝矯然後直,鈍金必将待礱厲然後利。” 楊倞 注:“枸,讀為鉤,曲也。”《荀子·性惡》:“枸木必将待櫽栝烝矯然後直者,以其性不直也。”
詞語分解
- 枸的解釋 枸 ǔ 〔枸橼〕a.常綠小喬木或大灌木,有短刺。果實長圓形,黃色,有香氣,果皮可入藥或提制芳香油;b.這種植物的果實。均亦稱“香橼”。 枸 ǒ 〔枸杞〕落葉小灌木,葉披針形,結小漿果,成熟時紅色,稱
- 木的解釋 木 ù 樹類植物的通稱:樹木。喬木。灌木。木石(樹木和石頭,喻沒有知覺和情感的東西)。緣木求魚。 木料、木制品: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 棺材:棺木。 質樸:木讷(樸實遲鈍)。 呆笨:木雞。
專業解析
枸木,在漢語詞典中是一個具有特定含義的古漢語詞彙,其核心釋義如下:
枸木
指枝幹彎曲、不成材的樹木。該詞由“枸”(本義指彎曲)與“木”組合而成,強調樹木形态的扭曲或生長不良,無法用作直挺的木材。其含義包含兩層:
- 本義:形容樹木自然生長狀态下呈現彎曲、盤結的形态,與“直木”相對。常見于描述山野或貧瘠環境中難以成材的樹種。
- 比喻義:引申指資質平庸、難成大器的人或事物。古人常以樹木喻人,“枸木”暗含對缺乏挺直氣節或難堪大用的貶義評價,如《荀子·性惡》中即以“枸木”喻需後天矯正的“惡性”。
現代應用與參考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主要出現在古籍研究、成語典故或特定文學描寫中。其權威釋義可參考以下經典辭書(因古籍類線上資源鍊接穩定性有限,建議查閱實體書或權威數據庫):
-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明确收錄“枸木”詞條,釋義為“彎曲的樹木”。
- 《辭源》(商務印書館):在“枸”字條目下關聯解釋,指“曲木”。
-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對“枸”的注解“枸,木也…可為醬。按《詩》、《禮》枸檵皆謂曲木”為理解其本義提供文字學依據。
如需深入考證其古籍用例或具體語境,建議查閱《荀子》《淮南子》等包含自然譬喻的先秦兩漢文獻,或利用中華經典古籍庫等專業平台進行檢索。
網絡擴展解釋
“枸木”的含義需要根據具體語境區分,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成語含義(比喻義)
讀音:gǒu mù
基本含義:比喻人心不正、品行不端。
來源與用法:
- 該詞源自古代以木材品質喻人的思維方式。“枸木”本指彎曲或品質差的木材,後引申為對人的負面評價,常見于文學或道德批評語境。
- 例如《荀子·性惡》中提到“枸木必将待櫽括烝矯然後直”,用彎曲的木材需加工才能變直,比喻人性需後天教化。
二、字面含義(植物/木材)
讀音:gǒu mù(部分古籍中讀jǔ)
基本含義:
- 曲木:指自然生長彎曲的樹木。
- 植物指代(較少見):
- 可能指枸橼(柑橘類植物)或枸杞(茄科植物)的木材,但此用法在古籍中缺乏明确依據。
- 提到的“枸木可制家具、入藥”等信息,因來源權威性極低,建議謹慎參考。
總結與辨析
類型 |
含義 |
權威依據來源 |
成語 |
比喻品行不端 |
查字典、滬江詞典等 |
字面義 |
彎曲的樹木 |
《荀子》及多部詞典 |
植物名 |
存疑(可能為訛傳) |
僅低權威來源提及 |
建議在文學或哲學語境中優先采用“彎曲木材/品行不端”的釋義,涉及植物學内容時需進一步考據。
别人正在浏覽...
骜猾不肩材士癡立炊帚初試鋒芒祠堂從教大部分稻稼丁檔東淨杜墅二宋蓋棺事定彀率鬼木串橫逞将養迥特眷懷抗莊快班魁躔枯莛老班子樂容兩陳璘霦履霜痲木沒骨頭攀擁篷帳漂發劈刺匹馬北方煔煔绮麗人稠物穰日積月累散赈沙堿地商同梢尾沙汰適秝史職熟路說不了四辰四機隨在脫脂棉文款吳姬五辟香乳謝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