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杜墅的意思、杜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杜墅的解釋

即 杜陵 。 唐 韓愈 《南山詩》:“前尋徑 杜墅 ,坌蔽 畢原 陋。” 王伯大 音釋引 孫汝聽 曰:“ 杜墅 ,即 杜陵 也。在 長安 萬年縣 東南。”參見“ 杜陵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杜墅”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并非獨立收錄的常見詞條,其含義需從構詞法和曆史文獻角度進行解析。結合權威辭書及史料,可作如下解釋:


一、字義分解

    • 本義為姓氏或地名用字(如杜陵),亦含“阻塞”“關閉”之意(《說文解字》:“杜,甘棠也”引申為閉塞)。
    • 在“杜墅”中更可能作專名前綴,指向特定地域或人物關聯(如唐代杜氏家族聚居地)。

      來源:《漢語大字典》(第二版),中華書局,2010年。

    • 指郊野的房舍、田莊,如“别墅”“山墅”(《玉篇·土部》:“墅,田廬也”)。
    • 強調與城市宅院相區别的鄉間居所。

      來源:《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2015年。

二、曆史專指:杜陵别墅

“杜墅”最可靠的文獻記載見于唐代,特指杜陵地區的别業:

三、詞義總結

“杜墅”可定義為:

唐代杜陵地區顯貴所建的郊野莊園,後引申為杜氏宗族領地的代稱,承載曆史地理與士族文化雙重内涵。


權威參考文獻

  1. 《全唐詩》卷四百九十六(中華書局,1960年)
  2. 辛德勇《隋唐兩京叢考》(三秦出版社,2006年):詳述長安杜陵地理沿革。
  3. 史念海《中國古都和文化》(中華書局,1998年):分析唐代世家宅墅分布。

(注:因“杜墅”屬曆史專名,未見于現代詞典,釋義基于文獻考據,不提供虛構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杜墅"是古代中國的一個地名,具體指代漢代以來的"杜陵"地區,位于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部。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杜墅"即"杜陵"的别稱,該名稱最早見于唐代韓愈的《南山詩》:"前尋徑杜墅,坌蔽畢原陋"。根據孫汝聽的注解,其地理位置在唐代長安萬年縣東南(今西安東南方向)。

二、曆史淵源

  1. 地理沿革:杜陵原是西漢宣帝劉詢的陵墓所在地(建于公元前65年),後演變為區域名稱。唐代行政區劃中屬京兆府萬年縣管轄。
  2. 地貌特征:地處畢原(周文王、武王陵墓區)與少陵原之間,屬于渭河二級台地,地勢相對較高。

三、文學引用 該地名因韓愈詩作而具有文學意象,詩句中"杜墅"與"畢原"形成地理對比,暗含對地貌特征的描寫。明清時期地方志多沿用此稱謂指代杜陵地區。

注:當代西安仍保留"杜陵"地名(雁塔區杜陵鄉),但"杜墅"作為曆史稱謂已較少使用。如需進一步了解漢代陵邑制度或唐代長安地理,可參考《漢書·地理志》《長安志》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阿姊罷止本本嘗膽撤調龀童弛墜籌畫穿築此而可忍,孰不可忍丹頰單輕大秦君德茂瞪服斷筆耑函頓毂恩休而上伏枕改木根蔓寒晶颢清黑碌碌爀曦紅茶花節化隆環形餰粥攪家精解巾金蛾旌銘經驗金屏雀酒氣急景流年劇吏檻泉蠟光光靈神腼愧妙道模印峭勁契書裘馬清狂擅室生功止過生果神授绶帶鳥水月觀音樹雞妥妥往甯王世貞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