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剛峭。《魏書·裴植傳》:“ 植 母, 夏侯道遷 姊也,性甚剛峻,於諸子皆如嚴君。” 明 唐順之 《萬古齋公傳》:“為人方嚴剛峻,可望而知其為莊士。”
“剛峻”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角度解析:
“剛峻”由“剛”與“峻”組合而成:
該詞在古籍中多次出現:
“剛峻”屬于書面語,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其核心含義始終圍繞“剛強”與“嚴厲”的結合,需注意與“剛愎”(固執己見)等詞區分。
如需進一步探讨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魏書》或明代人物傳記類文本。
意思:剛峻是一個描述事物性質的詞語,形容物體或事物的形态、特點或屬性非常堅硬、陡峭、嚴峻。
拆分部首和筆畫:剛峻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刂”(刀)和“山”(山字旁)。根據現代漢字的筆畫規則,剛峻的總筆畫數為10畫。
來源:剛峻一詞源于漢語,形容事物的形态或特點。它可以用來描述山峰、建築物、态度、性格等等。
繁體字:剛峻的繁體字為「剛峻」。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演變過程中,剛峻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現代書寫中,我們使用的是「剛峻」的标準寫法。
例句:
組詞:剛烈、剛毅、峻嶺、峻峭、竣工等。
近義詞:陡峭、險峻、嚴峻、凜冽。
反義詞:柔和、溫和、平坦、溫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