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輔主的意思、輔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輔主的解釋

謂輔佐君主。《後漢書·文苑傳上·崔琦》:“ 宣王 晏起, 姜後 脫簪。 齊王 好樂, 衞姬 不音。皆輔主以禮,扶君以仁。”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退念古之受爵祿者,有異於此,皆以功勤濟國,輔主惠民。”《北史·周室諸王傳論》:“其餘雖地惟叔父,親則同生,假文能輔主,武能威敵,莫不謝卿士於當年。”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輔主是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輔佐君主或主人,強調從屬者通過謀略、行動協助領導者達成目标。以下從詞典與語言學角度分項解析:


一、核心釋義

指輔助君主或主人處理事務,承擔輔佐職責。

例證:

“賢臣輔主,天下安甯。”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二、字義分解

  1. 輔(fǔ)

    • 本義:車輪外的直木,增強車輻承載力(《說文解字》)。
    • 引申義:輔助、支持,如“輔佐”“相輔”。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2. 主(zhǔ)

    • 指君主、首領或支配者,如“國君”“家主”。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三、曆史語境中的角色

古代政治體系中,“輔主”特指宰相、謀士等重臣,需兼具忠誠與才能: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内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

來源:《史記·陳丞相世家》


四、現代漢語中的延伸

當代用法弱化階級性,泛指協助領導者決策或執行的核心人員:

“團隊中需有輔主之才,方能統籌全局。”

來源:《現代漢語應用規範詞典》(語文出版社)


五、文化意涵

儒家強調“輔主安邦”為臣子本分,體現責任倫理: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來源:《論語·八佾》


參考資料全文來源:

  1.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年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3. 《古代漢語詞典》編寫組《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3年
  4. 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1959年
  5. 李行健主編《現代漢語應用規範詞典》,語文出版社,2010年

網絡擴展解釋

“輔主”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一、基本含義(作為成語)

指輔助主人或領導者達成目标,強調“輔佐”與“協助”的關系。


二、曆史文獻中的含義

特指輔佐君主,強調臣子對統治者的忠誠與貢獻。


補充說明

如需更深入的文獻分析,可參考《後漢書》《三國志》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阿保之勞白鹄柏梁篇避厪筚門柴斷脣尖舌利徂颠存守大發單幺颠隳雕章镂句耳鳴目眩煩煎繁柯風速改動光源顧影弄姿寒痙皓霰滉然回徨混賴火捺胡土克圖嗟哦浄室饑驅叩門郡庭臘劑連世籬壁間物臨政梨渦麥餅馬蹄鼈棉鞋默數鬧着頑怒譴瓶夥貧窭鎗摐求同存異日來儒師傷怆射正十事師心自用水器黍田題意童隷瓦玉集糅威神閑隙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