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束在高閣的意思、束在高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束在高閣的解釋

同“ 束之高閣 ”。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汪遵》:“朱門富家,積書萬卷,束在高閣,塵暗籤軸,蠹落帙帷。”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束在高閣”是漢語中的一個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該成語意為将物品捆紮後放置于高處的閣樓,比喻對事物或主張擱置不理、棄置不用。其核心含義與更常見的成語“束之高閣”完全一緻,屬于同義表達。

二、具體解析

  1. 字面含義

    • 束:捆紮
    • 高閣:存放物品的高架子或閣樓
    • 字面指将物品捆起後存放在高處,例如古代藏書因長期不用而被塵封的情景(如引用元朝《唐才子傳》中“積書萬卷,束在高閣”的描述)。
  2. 比喻意義

    • 指對有價值的事物或建議不予理會,如政策被擱置、才能遭埋沒等場景。
    • 含貶義色彩,多用于批評資源浪費或決策拖延。
  3. 用法特點

    • 語法功能:可作謂語、賓語、定語(例:這個方案被束在高閣)。
    • 近義表達:束之高閣、置之不理。
    • 反義表達:物盡其用、從善如流。

三、使用建議

該成語屬于書面用語,現代語境中更推薦使用“束之高閣”這一标準形式。其典故可追溯至南北朝時期,《晉書·庾翼傳》中已有類似表述,後經元、明文獻沿用至今。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束在高閣的意思

《束在高閣》是一個成語,意為物品被束縛在高處的閣樓上,無法取得或使用。它用于形容物品被保存得很好,但無法得到實際利用。

拆分部首和筆畫

《束在高閣》的拆分部首是“缶”和“阝”,筆畫總計為15畫。

來源

《束在高閣》這個成語源于《史記·儒林列傳》:“束之高閣,以自遺失。”其意為将貴重物品保存在高處的閣樓上,結果卻忘記了,無法找回或使用。

繁體

《束在高閣》是《束在高閣》的繁體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常有變化。對于《束在高閣》,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然而,目前所使用的寫法已經大緻定型,如上所示。

例句

1. 他把那本珍貴的古書束在高閣,隻是為了保護它,卻無法再閱讀了。

2. 這幅名畫被束在高閣,無人能欣賞到它的魅力。

組詞

1. 大藏經:指佛教經典的合集。

2. 儲藏室:指專門用來保存物品的房間。

3. 封存:指把物品封存起來,保存到一定時間再取出或使用。

近義詞

1. 藏匿高處:指将物品隱藏在高處而不易找到。

2. 包藏籠罩:指物品被隱藏、包裹起來,無法被觸及。

反義詞

1. 取之不盡:指能夠隨時取用物品,而不受任何限制。

2. 隨手可得:指物品容易獲取或使用,無需費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