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刻絲的意思、刻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刻絲的解釋

[silk tapestry with cut designs] 同“缂絲”。用彩色絲線織成圖案的絲織品

詳細解釋

即缂絲。我國特有的一種手工藝絲織物。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上:“ 定州 織刻絲,不用大機,以熟色絲經於木棦上,隨所欲作花草禽獸狀。以小梭織緯時,先留其處,方以雜色綫綴於經緯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連,承空視之,如雕鏤之象,故名刻絲。”《紅樓夢》第五一回:“ 鳳姐 命 平兒 将昨日那件石青刻絲八團天馬皮褂子拿出來,給了 襲人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刻絲”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傳統絲織工藝(核心含義)

刻絲,又稱“缂絲”(kè sī),是中國傳統絲綢藝術中的瑰寶,采用獨特的“通經斷緯”技法制作。其特點包括:

  1. 工藝特征:以本色絲作經線,彩色絲作緯線,僅局部織入所需顔色,形成如雕刻般的圖案。
  2. 成品特點:質地堅韌、色澤鮮豔,圖案立體感強,被譽為“織中之聖”。
  3. 曆史地位:宋元以來為皇家禦用,多用于帝後服飾、書畫摹缂,存世精品稀少且價值極高。

二、成語用法(較少見)

部分詞典中,“刻絲”被解釋為成語,形容技藝精湛且刻苦耐勞(如)。但此用法在權威文獻中較少出現,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提示:如需了解缂絲的具體技法或曆史案例,可參考《儒林外史》《紅樓夢》等古籍中的記載(如、9)。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刻絲》的意思

《刻絲》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将木材或石材雕刻成絲狀,用于裝飾或制作工藝品。這個詞語主要在中國民間手工藝中使用。

拆分部首和筆畫

《刻絲》的拆分部首是刀,它的筆畫數目為9。

來源

《刻絲》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手工藝傳統。在古代,匠人們經常使用刀具将木材或石材雕刻成各種形狀,包括絲狀。這種技藝後來傳入民間,成為一項重要的工藝技術。

繁體

《刻絲》在繁體字中寫作「刻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漢字寫法中,「刻絲」多用于形容雕刻木材或石材成絲狀的工藝過程,因此寫法相對簡化,沒有特定的古字形。

例句

1. 他用精細的技藝将木材刻絲,制作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山水畫。

2. 這件刻絲工藝品展示了中國傳統藝術的美妙之處。

組詞

刻木、刻石、刻字、絲綢、絲線、雕刻等。

近義詞

雕刻、刻畫、鐫刻。

反義詞

平整、光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