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馬壩人的意思、馬壩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馬壩人的解釋

我國古人化石。1958年在 廣東 韶關 馬壩鄉 獅子山 洞穴中發現。所發現的化石為不完整的頭骨一具。地質年代屬中更新世末或晚更新世初。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馬壩人”的詳細解釋:

“馬壩人”是1958年在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馬壩鎮獅子山石灰岩溶洞中發現的一處舊石器時代中期古人類化石遺存,屬早期智人(古人階段),距今約12.95萬至13.5萬年。以下是具體解析:

  1. 基本定義
    馬壩人是介于中國猿人(如北京猿人)與現代人之間的過渡類型,屬于直立人向早期智人演化的重要代表。其化石特征兼具原始性和進步性,例如眉嵴粗厚、顱骨骨壁較薄,腦容量較北京猿人更大,體現了人類演化過程中的關鍵環節。

  2. 發現與特征

    • 發現過程:1958年當地農民在獅子岩溶洞采挖時意外發現頭骨化石,後經鑒定為中年男性個體,包括額骨、部分頂骨及右眼眶、鼻骨等。
    • 形态特征:頭骨呈卵圓形,鼻骨寬闊,眼眶上緣圓弧形(與尼安德特人相似),但額骨比例更接近直立人,顯示過渡性質。
    • 伴生物種:共生的動物化石包括鬣狗、大熊貓、劍齒象等19種,表明當時嶺南地區為溫暖濕潤的森林環境。
  3. 科學意義
    馬壩人的發現填補了華南地區人類進化史的空白,證明嶺南在13萬年前已有早期人類活動,且為研究東亞地區智人起源提供了關鍵證據。此外,其遺址所在的獅子岩後續還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石峽文化遺存,形成“馬壩人—石峽文化”的完整曆史序列。

  4. 常見誤解
    部分非權威資料(如、5)将“馬壩人”引申為成語,形容能力不足者。此用法缺乏學術依據,與考古學定義無關,需注意區分。

如需更詳細資料,可參考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馬壩人遺址博物館或相關考古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馬壩人

馬壩人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思指的是“生活在馬壩地區的人”。下面将對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詳細介紹。

拆分部首和筆畫

馬壩人的第一個漢字“馬”是一個人字旁,底部是馬的象形結構,筆畫數是3畫;第二個漢字“壩”是一個土字旁,上部是土的象形結構,下部是甲骨文的“八”字,筆畫數是7畫。

來源

馬壩人這個詞來自于中國的地域特征。馬壩地區是指馬壩山地區,位于中國的四川省。馬壩山地勢險峻,氣候多變,居住在這個地區的人被稱為馬壩人。

繁體

馬壩人的繁體字形狀與簡體字相似,隻是在字形上稍有差異。繁體字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台灣、香港以及一些海外華人社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馬壩人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因為漢字的形态和寫法在演變中發生了變化。然而,具體古代的漢字寫法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考證。

例句

1. 馬壩人生活在高山上,他們適應了惡劣的自然環境。

2. 我的好朋友是馬壩人,他總是給我講述他們的傳統文化。

組詞

馬壩人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一些相關的詞彙,如:馬壩地區、馬壩文化、馬壩山、馬壩民俗等。

近義詞和反義詞

馬壩人的近義詞可以是地區名詞,比如:四川人,因為馬壩地區位于四川省。反義詞可以是其他地區的人,比如:江蘇人或河北人,因為它們指的是居住在江蘇和河北地區的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