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回節的意思、回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回節的解釋

持節返回。《文選·張協<七命>》:“歡極樂殫,迴節而旋。” 李善 注:“ 鄭玄 《周禮注》曰:節,信也。行者所執之信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回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不同文獻和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種解釋:

一、持節返回(古義)

這是最常見的解釋,源自古代文獻,指使者完成使命後帶着符節(古代信物)返回。


二、回歸初心/正道(引申義)

部分現代詞典将其解釋為成語,意為回歸初心或恢複原則,但此用法較少見且未被廣泛收錄。


補充說明

  1. 權威性差異:持節返回的解釋在《漢典》《文選》等權威古籍和詞典中均有明确記載;而“回歸初心”的釋義多見于現代網絡詞典,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2. 近義詞:返程、複命(古義);迷途知返、改邪歸正(引申義)。

建議在正式文獻或學術場景中優先采用第一種釋義,避免歧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回節

回節(huí jié)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回”和“節”兩個字組成。回(huí)是動詞,節(jié)是名詞,兩者合起來表示某種特定行為或活動。

拆分部首和筆畫

回字的部首是囗,筆畫數為6;節字的部首是⺮(zhú),筆畫數為9。

來源

“回節”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晉書·劉張蓋列傳》一文中,用以形容劉琨和張義真兩人互相回信,表達誠實守信、守節的意義。後來,“回節”逐漸演變為指人保持誠信和守信用的行為。

繁體

《回節》的繁體寫法為「回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多有變化,雖然沒有找到具體的《回節》古代寫法,但可以推測在古代的書法作品中可能會有不同于今天的書寫樣式。

例句

1. 他在面臨利益誘惑時,始終能夠堅守回節,不為利益所動。

2. 她雖然遇到了很多困難,但始終保持着回節的精神,堅持做正确的事情。

3. 這位商人因為經常違背回節,已經失去了大量客戶的信任。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忠節、信節、守節、違節

近義詞:守信、守諾、忠誠

反義詞:背信棄義、失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