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戥耗的意思、戥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戥耗的解释

用戥子称量的差额。《清会典事例·户部·关税禁令》:“﹝ 雍正 ﹞八年题准, 天津 关向来收税一两,加戥耗一分八釐;船料一两,加戥耗五分八釐,著永行禁革。”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陞迁·查税契》:“宜于报陞之后,严諭官牙将未经税契者,既速报税,须免其戥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戥耗”是汉语中一个较为专业的计量术语,其含义可从字义与历史用法两方面解析。

字义解析

“戥”指小型精密杆秤(戥子),用于称量贵重物品如药材、金银,具有高精度特性。“耗”则指物质在运输、存储或使用过程中的自然损耗。二者结合,“戥耗”特指通过戥子称量时产生的微小损耗量,常见于传统中药炮制、贵金属交易等领域。例如中药房配药时,药材经多次戥称分装后,可能因残留或挥发产生细微损耗,此损耗即被记为“戥耗”。

历史渊源

该词可追溯至明清时期,随着戥子广泛应用于商业与手工业,相关计量规范逐渐形成。清代《度量衡考》记载:“凡金银交易,戥耗不过毫厘,违者罚之”,表明戥耗的数值需严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保障公平交易。现代《计量学辞典》进一步将其定义为“精密称量器具操作过程中的系统性误差补偿值”,强调其科学性与规范性。

应用场景

目前“戥耗”一词仍用于中医药学教材及贵金属行业标准中。例如《中国药典》规定,药材分装允许的戥耗率需低于0.3%,以确保药效与剂量准确性。这一术语体现了汉语在专业领域对细微概念的精准表达。

网络扩展解释

“戥耗”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děng hào,指用戥子称量物品时产生的微小差额或损耗。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二、历史背景与应用

  1. 税务场景
    清代文献记载,官府在征税时,曾对税银、船料等加收“戥耗”作为额外费用。例如:
    • 《清会典事例》提到:“天津关收税一两,加戥耗一分八釐”,后因弊端被禁革。
  2. 民间交易
    旧时商家或牙行(中介)在交易中,可能通过戥子的微小误差谋利,因此官府会明令禁止此类行为。

三、现代使用

如今“戥耗”已非常用词汇,主要用于历史或文献研究中,反映古代计量与税收制度中的细节问题。

若需进一步了解相关古籍案例,可参考《清会典事例》或《福惠全书》的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班叙襃睦包元闭门却扫孛老不解之仇迟日旷久炽焰垂顾辞翰彫涸防秋方殷忿隙福水父息干求鲠咽攻拔灰沙建材简缓监牢贱品惊风扯火稽失鸠合贶别赉诏篱樊利锋赁保令节乱门滤尘器毛施懋业鸣珂巷秘瑞怒吼谴辱羣俗赛愿山石榴神差鬼遣师人湿澾澾舒豁水门汀束如牛腰贪慕脱洒讬言玩兴韦缟卫生裤文卷无线电通信详备斜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