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束儀的意思、束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束儀的解釋

奉師的酬禮。束,束修。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愛奴》:“ 河間 徐生 ,設教於 恩 。臘初歸,途遇一叟……叟曰:‘ 敬業 姓 施 ,有舍甥延求明師……君如苟就,束儀請倍於 恩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束儀”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文獻來源區分:

一、傳統含義(古代用法) 指學生向老師敬獻的酬禮,即“束修”的别稱。該用法可見于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愛奴》中的典故:河間徐生受邀任教時,對方承諾“束儀請倍於恩”,即酬金翻倍。

二、現代引申義(成語用法) 部分現代詞典将其解釋為成語,意為“過分拘泥于繁瑣禮儀”,由“束縛”與“禮儀”組合而成,多用于批評官僚主義或形式主義。但需注意,此釋義未見于權威古籍,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衍生含義。

補充說明

  1. 古義來源更明确,且有《聊齋志異》等文獻佐證;
  2. 成語釋義多見于網絡詞典,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若涉及傳統文化場景,優先采用“束修酬禮”的原始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束儀的意思

《束儀》是一個漢字詞組,意思是整理裝束,特指整理着衣冠服飾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詞組《束儀》的拆分部首是“⺆”和“⺮”,它們分别屬于“人”和“竹”兩個部首。共有9畫。

來源

《束儀》這個詞組的來源豐富而廣泛,是古代中國社會對于儀容儀表的重視和整飾之風的表現。古人對于取舍衣飾的概念有一套非常嚴謹的規範,因此在傳統文化中,整理裝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儀式。

繁體

在繁體字中,《束儀》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束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束儀》的寫法可能存在差異,但其整體結構和意義基本保持不變。

例句

1. 他參加了重要的會議,所以特意束儀打扮,以顯示自己的莊重和成熟。

2. 婚禮那天,新郎新娘都穿着整潔莊重的婚禮禮服,完全符合了婚禮的束儀要求。

組詞

束縛、束手無策、整裝束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近義詞

整飾、着裝、打扮、裝束

反義詞

邋遢、蓬頭垢面、相貌不佳、不整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