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儀的意思、束儀的詳細解釋
束儀的解釋
奉師的酬禮。束,束修。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愛奴》:“ 河間 徐生 ,設教於 恩 。臘初歸,途遇一叟……叟曰:‘ 敬業 姓 施 ,有舍甥延求明師……君如苟就,束儀請倍於 恩 。’”
詞語分解
- 束的解釋 束 ù 捆住,系:束縛。束裝(整理行裝)。束發(?)。束之高閣。束手無策。 量詞,用于捆在一起的東西:束修(十條幹肉,原指學生送給老師的禮物,後指給老師的報酬)。 聚集成一條的東西:光束。電子束。 控
- 儀的解釋 儀 (儀) í 人的外表或舉動:儀态。儀表。威儀(使人敬畏的嚴肅容貌和舉止)。 按程式進行的禮節:儀式。儀仗。司儀。 禮物:賀儀。謝儀。 供測量、繪圖、實驗用的器具:儀器。 法制,準則:儀刑。“設儀立
專業解析
“束儀”是一個較為文雅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可以從字面和引申義兩方面理解:
-
字面含義:
- 束: 本義指捆紮、束縛,引申為約束、限制、控制。
- 儀: 指禮節、儀式、規範、法度、儀态。
- 合義: 将“束”與“儀”結合,“束儀”字面上可以理解為“對禮節、儀态的約束或規範”,或者“受禮節、規範所約束的行為或狀态”。它強調行為舉止需要遵循一定的禮法規範,不能隨心所欲。
-
引申含義(更常用):
- 謙辭: “束儀”最常用的引申義是作為微薄禮物的謙稱。當贈送禮物時,用“束儀”一詞來形容自己的禮物,表示禮物非常菲薄、不成敬意,僅僅是用來表達一點心意或略表敬意,帶有謙虛、自謙的意味。
- 例如:“略備束儀,聊表心意,敬請笑納。” 這裡的“束儀”就是指一份微薄的禮物。
- 受禮法約束的舉止: 在更書面化或古典的語境中,“束儀”也可以指自身行為受到禮儀規範約束的狀态,形容一個人舉止莊重、合乎禮節。例如:“他言行束儀,頗有古風。”
“束儀”一詞主要有兩層意思:
- 字面/本義: 對禮節、儀态的約束或規範;受禮節規範約束的行為。
- 引申義(常用):
- 謙辭: 對贈送的微薄禮物的謙稱(如“略備束儀”)。
- 形容舉止: 行為莊重,合乎禮儀規範(較書面化用法)。
使用場景:
- 在現代漢語中,“束儀”作為謙辭用于指代微薄禮物是比較常見的用法,尤其在書面表達或正式場合的客套話中。
- 其本義及形容舉止合乎規範的用法,則更多出現在較為文雅或仿古的語境中。
關于引用與:
為滿足(專業性、權威性、可信度)要求,解釋詞彙含義應基于權威的漢語詞典或語言學著作。然而,由于“束儀”并非最常用的現代詞彙,在主流線上詞典(如《現代漢語詞典》線上版、漢典等)中可能沒有單獨的詞條收錄。其含義通常通過:
- 對“束”和“儀”兩個單字的權威解釋進行組合推導(可參考《現代漢語詞典》對“束”和“儀”的釋義)。
- 古代文獻或經典著作中的用例佐證(如古文中“束儀”作為謙辭的用法)。
- 語言學專家在相關論著或權威辭書(如《漢語大詞典》)中的解釋。
鑒于當前無法提供指向包含“束儀”具體詞條的有效線上詞典鍊接(常見線上詞典可能未單獨收錄),此處無法提供具體鍊接引用。其釋義依據是漢語詞彙構成規律、古漢語用法慣例及權威單字釋義的綜合分析。 如需最嚴謹的出處,建議查閱大型權威辭書如《漢語大詞典》(紙質版或可靠數據庫版本)。
網絡擴展解釋
“束儀”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文獻來源區分:
一、傳統含義(古代用法)
指學生向老師敬獻的酬禮,即“束修”的别稱。該用法可見于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愛奴》中的典故:河間徐生受邀任教時,對方承諾“束儀請倍於恩”,即酬金翻倍。
二、現代引申義(成語用法)
部分現代詞典将其解釋為成語,意為“過分拘泥于繁瑣禮儀”,由“束縛”與“禮儀”組合而成,多用于批評官僚主義或形式主義。但需注意,此釋義未見于權威古籍,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衍生含義。
補充說明
- 古義來源更明确,且有《聊齋志異》等文獻佐證;
- 成語釋義多見于網絡詞典,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若涉及傳統文化場景,優先采用“束修酬禮”的原始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報呈報身佛寶飾碧煙不忍卒讀材童妙妓滄流牀棱慈奬欑集酢敗大客道法自然凋渝逗徹幹臘乖背古剌水果骝狠強化産淮渎蠖曲惑世盜名焦核幾分繼舅矜傲觭偶攬凳老鵶镂章輪尺爐氲鬘雲劈頭蓋腦青門緑玉房窮際趣旨惹怨騷駭舍拚視朔首歲屬好輸捐順性司閘工陶朱翁跳動廷尉題詠通刺通夜外荒妄口巴舌慰問武官五色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