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枉物難消的意思、枉物難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枉物難消的解釋

謂不義之財難于消受,反而招災惹禍。 元 武漢臣 《老生兒》第二折:“原來是父親過了孩兒又要,你怎麼不尋思枉物難消。” 元 關漢卿 《裴度還帶》第三折:“‘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取不義財呵,枉物難消。”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枉物難消"是一個具有警示意義的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指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的財物難以長久享用,最終會帶來災禍或報應。該成語蘊含了深刻的道德觀念和因果思想,強調財富獲取方式的正當性對持有者命運的影響。以下從詞典釋義角度詳細解析:

一、字義與詞源解析

  1. 枉物:

    • 枉:本義為彎曲、不直,引申為不正派、不公正、違背正道(如“矯枉過正”、“貪贓枉法”)。
    • 物:此處指財物、利益、好處。
    • 枉物:合指通過不正當、不道德或非法手段獲取的財物。
  2. 難消:

    • 消:意為消受、享用、消耗。
    • 難消:即難以安然享用、難以承受。
    • 引申為:享用這類財物會帶來災禍、内心不安或最終失去,甚至招緻更大損失。

二、成語整體釋義

三、文化背景與典故關聯

該成語雖無明确單一典故,但其思想根源深厚:

  1. 儒家思想:儒家強調“義利之辨”,主張“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論語》有雲:“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雲。”直接批判了不正當獲取富貴的行為。
  2. 道家思想:道家講求順應自然、清靜無為,過度貪求、強取豪奪被視為違背天道,終将自食其果。《道德經》雲:“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與此意相通。
  3. 佛家因果觀:佛教認為“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通過損害他人或違背道德(“惡因”)獲得的財物(“惡果”),最終會帶來痛苦和損失(“惡報”)。這與“枉物難消”的警示高度一緻。
  4. 民間諺語與警句:類似表達如“悖入悖出”(《禮記·大學》:“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不義之財,如湯潑雪”、“橫財不富命窮人”等,都傳達了相同或相近的倫理觀念。

四、應用與警示意義

“枉物難消”深刻揭示了財富與道德的内在聯繫。它警示世人:不正當獲取的財物,不僅難以安然享用,反而會成為災禍的根源。 這一成語凝聚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關于義利觀、因果報應的智慧,至今仍具有強烈的現實教育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

“枉物難消”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核心含義:指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得的財物(不義之財)難以被真正享用,反而可能招緻災禍。該成語帶有道德警示意義,強調貪取不義之財的危害性。

詳細解析

  1. 詞源與結構

    • 拼音為wǎng wù nán xiāo,四字結構,屬于傳統成語。
    • 出自元代戲曲作品,如《老生兒》《裴度還帶》等,用于勸誡人們勿貪非分之財。
  2. 使用場景

    • 多用于警示或評價他人因貪圖不當利益而自食其果的情況,例如:“他受賄斂財,最終身陷囹圄,真是枉物難消。”
  3. 延伸意義

    • 強調因果報應,隱含“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的哲學觀念。

注意事項

别人正在浏覽...

寶像鼻端比例禀朔不徐不疾垂楊杵杖打卡道遠日暮鵰弧覩貌獻飱隔闆官布光波關子貴相聒吵駭電橫棄桁條喚作交峙節婦捷克人階戺經擔靜德井斜柩室機宜寄止亢辭馬步院渼陂梅楞章京門豹蜜醴谟畫衲衲内徑怒沖沖佩璜潛發青草峒起殇虬柱桡折森冷沙塞帥伏霜女水驿水柱順毛摸驢縮聚貪淫填宮統攬王八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