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汞,水銀。 漢 劉向 《列仙傳·赤斧》:“ 赤斧 者, 巴戎 人也,為 碧雞祠 主簿,能作水澒鍊丹與消石。”
“水澒”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基本解釋
水澒指汞(即水銀),屬于液态金屬。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常與煉丹術相關,例如漢代劉向《列仙傳·赤斧》提到:“赤斧者,巴戎人也,為碧雞祠主簿,能作水澒鍊丹與消石。”
發音與構成
拼音為“shuǐ hòng”,其中“澒”字單獨釋義可指混沌或銀白色液體,此處與“水”組合特指汞。
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古代道教煉丹術或醫藥領域,作為煉制丹藥的原料之一,可能與礦物加工、化學實驗等結合使用。
相關查詢
如需進一步了解近義詞、反義詞或用法,可參考《列仙傳》等古籍,或通過詞典工具(如愛站小工具)查閱。
由于目前可考資料有限,以上解釋基于現有文獻記載整理。若需深入研究,建議結合更多曆史典籍或化學史文獻進行考證。
《水澒》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水很深”或“昏暗泛指的水”。
拆分部首和筆畫:水(氵,3畫)+澒(氵,3畫),可以看到《水澒》這個詞的部首都是“氵”,也就是“水”部。
《水澒》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獻《莊子·逍遙遊》中。它是以《莊子》為著名的古代哲學之一,描述了一個在自然中自由奔跑、無所羁絆的境界。這個詞主要用來形容水深或者泛指深水。
在繁體字中,水澒的寫法是「水濃」。
在古代,水澒的寫法也存在一些變化。例如,在《康熙字典》中,水澒的寫法是「水濃」,字形相對于現代的寫法有一些差異,但意思基本一緻。
1. 湖水十分幽澒,仿佛深不見底。
2. 雨後的小溪變得湍急又澒懷。
3. 這座山谷中的河水清澒見底。
水澒作為一個詞語,一般不常用于組詞。但可以與其他詞語搭配使用,比如“清澒”(指水清),“幽澒”(指水幽暗)等。
具有相似或相近意思的詞語有“深沉”,“湛藍”,“笙歌”。反義詞可以是“清澈”,“明亮”,“淺水”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