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排牆 ”。
亦作“ 排墻 ”。1.推倒牆壁。《晉書·王衍傳》:“﹝ 石勒 ﹞使人夜排牆填殺之。” 明 陳子龍 《獻山東俘志感》詩:“回師朝拔幟,作賊夜排牆。” 清 黃宗羲 《汪魏美墓志銘》:“已知其在 孤山 ,放船就之。 魏美 終排墻遁去。”
(2).一排排的牆壁。 清 黃遵憲 《紀事》詩:“千頭萬頭動,競進如排牆。”
“排牆”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可分為兩種主要解釋:
基本釋義
指通過外力将牆壁推倒,常見于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描述破壞或突破的行為。
來源:、、。
例句與典故
基本釋義
比喻人或事物依次排列形成堅固的防線,強調整齊、連續的形态。
來源:。
延伸用法
可用于描述人群密集排列的場景,如清代黃遵憲《紀事》詩:“千頭萬頭動,競進如排牆。”
來源:。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晉書》《後漢書》等古籍或權威詞典。
《排牆》這個詞指的是一種建築結構的技術,用于建造圍牆、圍欄、城牆等。通常是将磚、石、木材等按一定的規格和順序排列,以構建堅固的牆體或籬笆。
《排牆》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土》和《木》。
《排牆》這個詞的筆畫數為11畫。
《排牆》這個詞源于中國古代的建築術語,用于描述建築結構中的排列牆體技術。
《排牆》的繁體寫法為「排牆」。
在古時候,有以下幾種《排牆》的漢字寫法:
1. 排:通用現代漢字
2. 罝:指籬笆
3. 鯆:指用魚網圍起來的池塘
4. 頩:指用竹制成的圍欄
1. 他們正在努力排牆,希望建成一個安全的校園。
2. 這堵排牆技術很高超,經過千年依然穩固屹立。
以下是由《排牆》組成的一些詞語:
1. 排列
2. 排序
3. 排隊
4. 牆體
5. 牆壁
1. 築牆
2. 築梁
3. 砌牆
4. 建牆
1. 拆牆
2. 摧毀
3. 拆除
4. 拆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