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蹑足附耳"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指暗中輕踩他人腳部以示意,并貼近耳邊低聲說話,常用于形容秘密或謹慎的交流場景。該動作包含兩個細節:
源自《史記·淮陰侯傳》:
漢王劉邦因韓信請求封王而大怒,張良、陳平暗中踩劉邦的腳,并附耳勸谏其隱忍,最終促成劉邦冊封韓信為齊王。
多用于需要避人耳目的情境,例如:
屬于四字成語,結構對稱(動詞+名詞+動詞+名詞),常見于書面語或曆史題材作品。近義表述可參考"竊竊私語",但此成語更強調動作的隱蔽性和暗示性。
《蹑足附耳》是一個成語,表示暗地裡偷偷地靠近别人,私下裡竊聽他人的談話或機密。
《蹑足附耳》的拆分部首為走(辶)和音(音),總筆畫數為15畫。
《蹑足附耳》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晉書·劉毅傳》中的記載。繁體字為「躡足附耳」。
在古代,「躡足附耳」這個成語的寫法稍有不同,「躡」字的下方有個偏旁注音,表示音節。整個成語在古代的書寫中,可能因書法不同而有一些變化。
1. 他輕輕蹑足附耳,聽到了他們的計劃。
2. 有人偷偷蹑足附耳,洩露了公司的商業機密。
1. 蹑足:悄悄地走,不發出聲音。
2. 附耳:靠近别人的耳朵,悄悄說話。
暗中窺視、偷聽
明目張膽、公開讨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