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谟訓的意思、谟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谟訓的解釋

亦作“謩訓”。1.謀略和訓誨。《書·胤征》:“聖有謨訓,明徵定保。” 孔 傳:“聖人所謀之教訓,為世明證,所以定國安家。” 唐 權德輿 《唐故尚書兵部郎中楊君文集序》:“協書命於謩訓,薦聲詩於郊廟。” 章炳麟 《艾如張董逃歌序》:“古之謨訓,上思利民,忠也;朋友善道,忠也;憔悴事君,忠也。”

(2).谟和訓。《尚書》文體名。 唐 柳宗元 《<楊評事文集>後序》:“著述者流,蓋出於《書》之謨訓,《易》之象繫。”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谟訓”是漢語中的古典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謀略與訓誨的結合體,常用于描述聖賢或典籍中的治國智慧與教化内容。如《尚書·胤征》記載:“聖有谟訓,明徵定保”,孔安國注解說這是聖人用于安定國家的教導。

二、文體特指 作為《尚書》六種文體之一,“谟”側重君臣謀議(如《臯陶谟》記載舜與大臣的治國讨論),“訓”側重訓誡教導(如《伊訓》記錄商朝賢臣伊尹的政論),二者共同構成古代政治文獻的經典範式。

三、字源解析

參考例證 唐代權德輿《楊君文集序》用“協書命於謨訓”說明文書需遵循經典教導,近人章炳麟則引申為“忠君利民”的倫理準則。

該詞現代多用于學術讨論或文學創作,如描述“典谟訓诰”泛指古代重要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谟訓的意思

《谟訓》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經驗之言、教訓或者智慧的指導。它是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谟”和“訓”。

谟訓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谟”是由“讠”和“木”組成,其中“讠”是“言”的變體,表示與語言有關,“木”表示與樹木有關。它的五筆筆畫數是四劃。

“訓”是由“言”和“川”組成。其中,“言”表示言語,川表示川流不息。它的五筆筆畫數是八劃。

谟訓的來源

谟訓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九年》這部古代典籍中,用來描述具有教誨性質的言論或智慧的啟示。現在,這個詞常用于表達人們從經驗或社會教訓中所得到的深刻領悟。

谟訓的繁體

谟訓的繁體字為「謨訓」,其中的「謨」保持了谟訓的意思,「訓」表示教訓、心得、教導。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谟訓的寫法略有不同。谟的古代寫法為「謨」,它的形狀更像一個連在一起的立體的「言」字。訓的古代寫法為「訓」,它的形狀更加簡潔,底部的「川」更像一個水流。

谟訓的例句

1. 深思熟慮之後,我領悟到了這個谟訓的真正意義。

2. 這篇文章給予了我許多寶貴的谟訓,讓我有了新的思考方式。

3. 通過學習和實踐,他成功地将谟訓應用到了現實生活中。

谟訓的組詞

1. 谟謀:指的是為了達到某一目的而有預謀地進行計劃和安排。

2. 訓導:表示引導和教育。

3. 口訓:指的是口頭傳授的教訓或規範。

谟訓的近義詞

智言、格言、箴言。

谟訓的反義詞

無言、空話、廢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