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谟訓的意思、谟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谟訓的解釋

亦作“謩訓”。1.謀略和訓誨。《書·胤征》:“聖有謨訓,明徵定保。” 孔 傳:“聖人所謀之教訓,為世明證,所以定國安家。” 唐 權德輿 《唐故尚書兵部郎中楊君文集序》:“協書命於謩訓,薦聲詩於郊廟。” 章炳麟 《艾如張董逃歌序》:“古之謨訓,上思利民,忠也;朋友善道,忠也;憔悴事君,忠也。”

(2).谟和訓。《尚書》文體名。 唐 柳宗元 《<楊評事文集>後序》:“著述者流,蓋出於《書》之謨訓,《易》之象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谟訓”是漢語古典文獻中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源與文獻用例兩個層面解析:

一、字義解析

  1. “谟”(mó):《漢語大詞典》釋為“謀略,計策”,《說文解字》注“議謀也”,指深思熟慮的治國策略。例如《尚書·臯陶谟》記載舜與臯陶讨論治國方略的對話。
  2. “訓”(xùn):《古代漢語詞典》釋為“教導,訓誡”,《爾雅》雲“訓,教也”,特指先賢對後世的教誨。如《尚書·伊訓》記錄商朝賢臣伊尹對君主的勸誡。

二、文獻中的複合含義

“谟訓”連用最早見于《尚書·序》:“典谟訓诰誓命之文”,孔穎達疏:“谟,謀也,言君臣之謀略;訓,教也,言賢臣之輔教。”其核心意義指向古代聖王與賢臣制定的治國謀略及教化言論,例如《尚書·畢命》載“道洽政治,澤潤生民,四夷左衽,罔不鹹賴,予小子永膺多福,公其惟時成周,建無窮之基,亦有無窮之聞。于戲!罔曰弗克,惟既厥心。罔曰民寡,惟慎厥事。欽若先王成烈,以休于前政。”此段被視為周代谟訓的典型。

三、學術考據

清代學者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強調:“谟訓皆以言成教,然谟主于謀議,訓主于教誨。”近人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引證青銅器銘文,佐證“谟訓”在周代政治文獻中的綱領性地位。

網絡擴展解釋

“谟訓”是漢語中的古典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謀略與訓誨的結合體,常用于描述聖賢或典籍中的治國智慧與教化内容。如《尚書·胤征》記載:“聖有谟訓,明徵定保”,孔安國注解說這是聖人用于安定國家的教導。

二、文體特指 作為《尚書》六種文體之一,“谟”側重君臣謀議(如《臯陶谟》記載舜與大臣的治國讨論),“訓”側重訓誡教導(如《伊訓》記錄商朝賢臣伊尹的政論),二者共同構成古代政治文獻的經典範式。

三、字源解析

參考例證 唐代權德輿《楊君文集序》用“協書命於謨訓”說明文書需遵循經典教導,近人章炳麟則引申為“忠君利民”的倫理準則。

該詞現代多用于學術讨論或文學創作,如描述“典谟訓诰”泛指古代重要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安于磐石骜忽拜錢薄濕濕草稿草鞋錢暢叙幽情成礦丑儀船長初見瞪眉瞠眼帝藉砥名定論二千石泛應曲當浮渲岡阪觀曆郭公塼過律紅紅火火渾合建木金剛鏡光昆仲勞竭廉孝龍祠鸾帚跑突皮婚平頭奴嫔則勤政聚會取酬雀舌軟颚軟擡飒白桑笄梢條神草身勢學沈心靜氣蛇行鼠步述舊說文解字四楞鐧泰然自得天藍薇歌甕精汙官烏文木象路翔鸾噧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