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吾兄的意思、吾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吾兄的解釋

(1).稱己之兄或兄輩。《左傳·襄公十五年》:“﹝ 向戌 ﹞曰:‘子有令聞,而美其室,非所望也!’對曰:‘我在 晉 ,吾兄為之,毀之重勞,且不敢間。’” 杜預 注:“《傳》言 獻子 友于兄,且不隱其實。” 晉 傅鹹 《贈何劭王濟》詩:“吾兄既鳳翔, 王子 亦龍飛。”按, 何劭 為 傅鹹 之從内兄。 唐 李白 《别中都明府兄》詩:“吾兄詩酒繼 陶君 ,試宰 中都 天下聞。”

(2).對友人的尊稱。舊時對朋友中的晚輩表客氣亦有此稱。上級對下屬亦然。 唐 韓愈 《酬司門盧雲夫望秋作》詩:“ 雲夫 吾兄有狂氣,嗜好與俗殊酸鹹。”《儒林外史》第三十回:“人情無過男女,方才吾兄説非是所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吾兄"是古漢語中常見的稱謂用語,由兩個部分組成:

  1. "吾":

    • 含義:第一人稱代詞,相當于現代漢語的"我"或"我的"。在古漢語中,"吾"常在主語或定語位置使用。
    • 來源:作為最基礎的人稱代詞之一,其釋義可見于幾乎所有權威漢語詞典和古漢語研究著作。例如《說文解字》釋"吾"為"我自稱也" 。
  2. "兄":

    • 基本含義:指同父母(或同父、同母)而年長于自己的男子,即哥哥。
    • 引申含義:在古代社會交往中,"兄"常被用作對同輩男性友人的尊稱,表示親近和敬意,不論對方實際年齡是否比自己大。這是一種禮貌和客套的表達方式。
    • 來源:此義項在《漢語大詞典》中有明确記載,指"朋友相互間的尊稱" 。《古代漢語詞典》也收錄了"朋友間的尊稱"這一用法 。

"吾兄"的組合含義:

"吾兄"是一個典型的古漢語謙敬稱謂,主要用于同輩男性友人之間。其核心含義并非僅指血緣上的兄長,而更側重于表達一種親切中帶着尊敬的态度,相當于現代漢語中"兄台"、"仁兄"或更口語化、親近化的"老兄"(但比"老兄"更正式、文雅)。它反映了傳統社會人際交往中的禮儀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吾兄”是古代漢語中常見的稱謂,其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一、親屬關系中的用法

  1. 指自己的親兄長:如《左傳》中記載的“吾兄為之”,這裡的“吾兄”明确指向說話者的親哥哥。
  2. 泛指同輩兄長或家族兄長:例如晉代傅鹹的詩句“吾兄既鳳翔”,此處指堂兄或族兄。

二、社交場合的尊稱

  1. 對友人的敬稱:唐代韓愈在詩中稱友人盧雲夫為“吾兄”,表達親近與尊重。
  2. 上級對下屬或長輩對晚輩的客氣稱呼:如《儒林外史》中長輩用“吾兄”稱呼年輕友人,體現禮節性。

補充說明:

建議結合具體文獻例句理解其用法,如韓愈詩句“雲夫吾兄有狂氣”,或《左傳》中的家族對話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

鼈悶觱栗秉筆太監弊止彩帶嘗炷朝三暮四成比澄鮮出生地村居挫銳促弦打颏歌惡文發憷幡刹發轫之始飛跳風變墳腴膚詞嘎雜子關隘故闾裹帶橫眉豎眼懷鬼胎浣花溪交墜精瑩金瓯九部樂九斿課藝靈塔臨民茂林修竹墨勑謀才鬧炒牌樓輕動窮年累歲趨風塞望尚冠上羾史君屎詩樹脂鐵子僮客退如山移王刍枉妝危困詳度相反數仙液瓊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