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倒裝的意思、倒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倒裝的解釋

(1) [anastrophe;inversion]

(2) 修辭方式,用颠倒詞句的次序來達到加強語勢、語調和突出語意等效果。如安徽民歌“如今歌手人人是,唱得長江水倒流”,上一句就是“如今人人是歌手”的倒裝

(3) 一種語法規則,多見于文言文、外文。如韓愈《師說》中的“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即為“不知句讀”、“不解惑”的倒裝,“之”在此起前置賓語的作用

詳細解釋

修辭方法之一。故意颠倒詞句的通常順序,以調和音節,錯綜句法,加強語勢。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詩之五“羣盜哀 王粲 ” 清 仇兆鳌 注:“哀 王粲 ,動 王粲 之哀也。首句倒裝。” 魯迅 《二心集·關于翻譯的通信》引J·K《來信》:“我的譯文,除出按照 中國 白話的句法和修辭法,有些比起原文來是倒裝的,或者主詞,動詞,賓詞是重複的,此外,完完全全是直譯的。” 陳望道 《修辭學發凡》第八篇之七:“例如普通順序為‘爾所謂達者何哉?’《論語·顔淵》篇卻說‘何哉,爾所謂達者?’就是倒裝的實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從漢語詞典和語言學角度,"倒裝"指故意颠倒句子常規語序的修辭手法或語法現象,主要分為以下類型:

一、基礎定義

倒裝是為達到強調、協調音節或形成特定修辭效果,将句子成分(如主語、謂語、賓語等)從常規位置調換的語法手段。例如常規語序"你來了"倒裝為"來了,你!"以突出動作的突然性。

二、常見分類及例句

  1. 主謂倒裝

    謂語前置,強調動作狀态。

    "多麼美麗啊,這片花海!"(強調"美麗")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2. 賓語前置

    賓語移至謂語或句首。

    "一篇文章也寫不出來。"(常規語序:寫不出一篇文章)

    來源:《漢語語法分析問題》,呂叔湘著

  3. 定語/狀語後置

    修飾語移至中心詞後。

    "她買了頂帽子,紅色的。"(補充說明"紅色")

    "我們離開吧,如果雨停了。"(狀語後置表條件)

三、特殊形式與功能

四、古今差異與演變

古漢語倒裝更自由(如《論語》"吾誰欺?"),現代漢語受外語影響産生新形式(如英語式狀語前置:"在陽光下,孩子們奔跑")。但核心功能始終是通過語序變異實現強調、銜接或韻律優化。


權威參考來源: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2. 《古代漢語語法》,王力著,中華書局
  3. 《漢語語法分析問題》,呂叔湘著,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倒裝”是語言學和文學中的一種特殊表達形式,指在句子中故意颠倒常規的語序,以達到特定的表達效果。具體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一、語法倒裝(語言結構)

常見于英語、漢語等語言中:

  1. 英語倒裝

    • 完全倒裝:謂語動詞完全移至主語前。
      例句:Here comes the bus.(常規語序:The bus comes here.)
    • 部分倒裝:僅助動詞/情态動詞提前,主語後置。
      例句:Never have I seen such a beautiful sunset.(常規語序:I have never seen...)
  2. 漢語倒裝

    • 主謂倒置:強調謂語。
      例句:真美啊,這片花海!(常規語序:這片花海真美啊!)
    • 賓語前置:突出賓語。
      例句:飯我吃完了。(常規語序:我吃完飯了。)

二、修辭倒裝(文學手法)

通過颠倒語序增強表達效果:


三、倒裝的作用

  1. 突出焦點:将被強調的部分置于句首(如英語中“Only then did I realize...”)。
  2. 銜接上下文:使句子與上文邏輯更連貫。
  3. 創造懸念或詩意:打破常規語序,增強語言張力。

四、注意事項

倒裝需符合語法規則或文學表達習慣,濫用可能導緻句子生硬。例如,漢語倒裝多用于口語或詩歌,正式書面語中較少使用。

别人正在浏覽...

冰鎮琤淙徹查馳跋遲任尺田寸寶出頭露面翠鱗道德判斷坻鄂獨步春二宮蜂目梗直宮妃孤人還心願海鷰焊料和題侯門如海會非件頭加役流箕會寄豭之豬急流積沓局部钜什老人星圖煉鐵貍德列炬龍景旅農率志蝱蚋淼漫明號鳴喚覓索牛虻啪嚓皮子面坡田乾曜怯疾清照凄轸勸戒申破時柄說不來送欵碎催俗衆譚吐套繩襪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