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畫龍點睛的意思、畫龍點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畫龍點睛的解釋

[add the touch that brings a work of art to life;add a word or two to clinch the point;put life into sth.like dotting the eyeball in painting a dragon] 以唐·張彥遠《曆代名畫記》所述張繇僧畫龍點睛的故事,比喻繪畫、作文在緊要之處加上一筆,使其靈活而有神

詳細解釋

(1). 唐 張彥遠 《曆代名畫記·張僧繇》:“ 武帝 崇飾佛寺,多命 僧繇 畫之…… 金陵 安樂寺 四白龍不點眼睛,每雲:‘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雲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後以“畫龍點睛”比喻寫作或說話時在關鍵處用精辟的詞句點明要旨,使内容更加生動有力。 明 張鼐 《讀卓吾老子書述》:“夫一古人之書耳,有根本者下筆鑒定,則為畫龍點睛;無根本者妄意标指,則為刻舟記劍。” 清 楊倫 《<杜詩鏡铨>凡例》:“詩貴不著圈點,取其淺深高下,隨人自領。然畫龍點睛,正使精神愈出,不必以前人所無而廢之。” 郭沫若 《孔雀膽》附錄《<孔雀膽>的潤色》:“最重要的是 徐飛 先生替我點醒了主題……這就好像畫龍點睛一樣,把當時的曆史點活了。” 秦牧 《藝海拾貝·<茅台、花雕瓶子>》:“那些用平白如話、淡得出奇的白描句子來起頭的好詩,後面往往‘鐵騎突出刀槍鳴’地出現警句……那個‘詩眼’一點上去,就像畫龍點睛似的,通篇詩都突然光采煥發了。”

(2).喻處事在緊要處下氣力。《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這日 安太太 吩咐他給嶽父母順齋原不過説了句‘好好兒的弄點兒吃的’,他就這等山珍海味的小題大作起來,還可以説‘畫龍點睛’;至于又無端的弄桌果酒,便覺‘畫蛇添足’,可以不必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畫龍點睛”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一、字面含義與出處

該成語字面指“畫好龍後點上眼睛”,源自南朝梁代畫家張僧繇的故事。據唐代張彥遠《曆代名畫記》記載,張僧繇在金陵安樂寺畫了四條龍卻未點睛,稱“點睛即飛去”。旁人堅持請他點睛後,雷電破壁,二龍騰雲而去,未點睛的龍仍留壁上。

二、比喻意義

比喻在關鍵處用精辟語句或舉措點明主旨,使内容生動傳神、主題鮮明。例如:

三、用法與特點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應用示例

如寫作時引用名句可“畫龍點睛”(),或設計中關鍵元素讓作品更出彩()。


這一成語通過生動的典故,強調了抓住關鍵、精準發力的重要性,至今廣泛用于贊美語言或藝術創作中的精妙之筆。

網絡擴展解釋二

《畫龍點睛》的意思

《畫龍點睛》是一個成語,意為在一件事物中找到關鍵之處,或者是在一篇文字、一幅畫等作品中增加亮點和精彩之處。

拆分部首和筆畫

《畫龍點睛》的拆分部首分别是“田”和“龍”,有4個筆畫。

來源

《畫龍點睛》這個成語出自中國古代文學家司馬相如的《上林賦》。該文描寫了漢武帝造園之事,其中有一段描述到:“繼之以曹參之從上林,入觀賦,樓閣奇異,畫龍點睛。”從此,這個成語就逐漸流傳開來。

繁體

《畫龍點睛》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畫”的寫法是“畵”,“龍”的寫法是“龍”。

例句

1. 在他的演講中,最後一句話真是畫龍點睛,讓大家深受觸動。

2. 這幅畫在細節處理上畫龍點睛,讓整個作品更加生動有趣。

組詞

精彩點睛、點睛之筆、畫蛇添足

近義詞

畫蛇添足、錯中選錯

反義詞

畫蛇添足、傷風敗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