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胪叙的意思、胪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胪叙的解釋

依次陳述。 明 張煌言 《與某書》:“昨見 象老 題疏,首列尊銜,殊增封事之色。但因臚叙大繁, 晝老 殊費平章。”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胪叙(lú xù)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有條理地陳述、列舉或叙述。該詞屬于書面用語,常見于學術、公文或正式文體中,強調對事物進行系統性的闡述。以下從詞源、釋義及用法三個層面詳細解析:


一、詞源與字義


二、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釋為:“依次陳述;詳細列舉。”

    例證:清代章學誠《文史通義》:“胪叙源流,辨章學術。”

    (來源: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辭源》(商務印書館)

    釋為:“按次第述說。”

    例證:明代張岱《陶庵夢憶》:“胪叙生平,如數家珍。”

    (來源:商務印書館編輯部. 辭源(修訂本)[M]. 商務印書館, 2015.)

  3.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編)

    注:“胪”通“摅”,表“抒發;陳述”,“胪叙”即系統闡述。

    (來源:王力等.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M]. 商務印書館, 2021.)


三、用法與語境


四、經典文獻用例

  1. 《史記·六國年表》(司馬遷)

    “胪叙諸侯時事,使後世有所觀覽。”

    (指系統記錄諸侯國史事。)

  2. 《文心雕龍·史傳》(劉勰)

    “胪叙成敗,昭彰治亂。”

    (意為條理分明地叙述興衰之理。)


五、語義演變

“胪叙”從漢代“陳列事實”的本義,逐漸演化為對複雜内容的邏輯化表達,現代漢語中仍保留其正式、嚴謹的語體色彩,常見于史學、法學及學術寫作領域。

(注:因該詞屬專業書面語,現代日常使用頻率較低,但權威工具書及經典文獻中均有明确記載與例證。)

網絡擴展解釋

“胪叙”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與用法如下:

詞義解釋

“胪叙”指依次陳述或有條理地叙述,強調按照順序、逐條表達内容。其中:

用法與語境

  1. 古籍用例:
    • 如《國語·晉語》中“風聽胪言于市”,指通過市井傳言了解民情()。
    • 漢代文獻中多用于朝廷禮儀或正式文書的逐條陳述()。
  2. 現代場景: 現多用于書面語或學術領域,指對事物進行分條列述,例如在論文或報告中系統羅列觀點。

同源詞彙

“胪叙”強調叙述的條理性與順序性,常見于正式文本中。需注意其與現代常用詞“叙述”的語體差異。

别人正在浏覽...

敗羣邊保辮髻餔餟草綠粗荦錯案達常大行皇帝道儒釋蕃匠繁刑泛湧鳳箫奉遵斧削服馭乖缪過道花妖子虎虎有生氣家缽绛紗謹記集愆冊俊羔開篇況老枯迳覽聞辯見兩耳塞豆連類比事曆碌靈笈馬工枚速買和缪缪盤頭氐籤爪戚畹勸酧沙鈎沙朔食相鼠駭伺機嗣讓癱坐陶公塌秧特産庭旅題親微祿委裘跣附小渾家小玩意兒效益工資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