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绛紗的意思、绛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绛紗的解釋

(1).紅紗。紗,絹之輕細者。 唐 韋應物 《萼綠華歌》:“仙容矯矯兮雜瑤珮,輕衣重重兮蒙絳紗。” 明 徐渭 《憶潘公》詩之二:“帳底畫眉猶未了,寺丞親着絳紗來。”

(2).猶绛帳。對師門、講席之敬稱。 唐 劉禹錫 《送趙中丞自司金外郎轉官參山南令狐仆射幕府》詩:“相府開油幕,門生逐絳紗。” 宋 蘇轼 《仙遊潭·馬融石室》詩:“未應将軍聘,初從 季直 遊。絳紗生不識,蒼石尚能留。”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 豫庭 《贈婦翁》雲:‘喜我絳紗深有托,半為嬌客半門生。’”參見“ 絳帳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绛紗”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文化意蘊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本義:紅色輕紗

  1. 色彩與材質
    “绛”指深紅色,漢代《說文解字》解釋為“大赤也”,即用朱草染成的濃烈紅色;“紗”是輕薄細密的絲織品,屬于古代絲綢工藝的代表性産物。兩者結合後,“绛紗”特指染成深紅色的輕細絹布,常用于服飾或裝飾,如唐代韋應物詩句“輕衣重重兮蒙绛紗”即描繪了紗質衣物的輕盈質感。

  2. 曆史背景
    漢代已明确“绛”的染色工藝,通過植物染料(如朱草)實現,體現了古代高超的染織技術。這種色彩與材質的結合,成為東方傳統美學的重要符號。


二、引申義:師門尊稱

  1. 文化象征
    因漢代學者馬融曾設“绛帳”講學,後世以“绛紗”代指師門或講席,表達對師者的敬重。如劉禹錫“門生逐绛紗”、蘇轼“绛紗生不識”等詩句,均用此典。

  2. 文學意象
    在詩詞中,“绛紗”常與文人雅集、傳道授業相關聯,如李商隱“绛紗弟子音塵絕”暗喻師生情誼的離散,賦予詞彙更深的情感層次。


“绛紗”既承載了中國古代絲綢與染色工藝的智慧,又因文化典故衍生出對學術傳承的尊崇,是物質與精神雙重意義的結合體。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工藝細節或文學用例,可參考《說文解字》《白虎通德論》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绛紗的意思

绛紗(jiàng shā)是一種古代的紡織品,一般由細細的絹絲或絲線編織而成。它具有細膩、柔軟、透氣、吸濕等特性,常用于制作貴族或官員的衣物、帷幕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绛紗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纟”和“少”。其中,“纟”是表示“纖維”或“線”的“纟”部,在绛紗中起到這個作用;“少”則是表示“少量”的意思。整個詞的總共有八個筆畫。

來源

绛紗的來曆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東周時期。那個時候,绛紗是一種由絲綢編織而成的紡織品,加工技藝十分高超,質量優良,因此在當時相當寶貴。绛紗的使用逐漸流傳開來,成為一種代表地位和財富的象征。

繁體

绛紗這個詞在繁體中的寫法為「絳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绛紗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比如,唐代的寫法為「綗紗」。

例句

1. 高山上的廟宇懸挂着绛紗,顯得莊嚴肅穆。

2. 漢代宮廷中,绛紗被視為至高無上的官服。

組詞

1. 绛帳:指用绛紗編織的帷幕或遮擋物。

2. 绛絲:指由绛紗制成的細絲。

3. 绛衣:指用绛紗制作的衣物。

近義詞

絲綢、紡織品、絲布

反義詞

粗布、麻布、棉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