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疆界。 唐 鄭棨 《開天傳信記》:“ 安之 ( 嚴安之 )到,則周行廣場,以手闆畫地示衆曰:‘犯此者死。’以是終五日酺宴,鹹指其地畫曰:‘ 嚴公 界境。’無一人敢犯者。”
“界境”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界境”主要指疆界、邊界,即兩個區域之間的分界線。例如,在唐代文獻《開天傳信記》中,嚴安之用手闆畫地示衆,劃定不可逾越的界限,衆人稱其為“嚴公界境”。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鄭棨的《開天傳信記》,描述官員嚴安之在慶典中劃定界限以維持秩序的故事,強調其權威性和不可侵犯性。
需注意與“境界”區分:“境界”既指地理邊界,也指思想或事物達到的高度(如“思想境界”),而“界境”更側重分界線的本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開天傳信記》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
界境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包括“界”和“境”兩個部分。其中,“界”的拆分部首是“田”,總共有四個筆畫;而“境”的拆分部首是“土”,總共有八個筆畫。
《辭源》稱,“界境”源自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詩經·旱麓》一篇中。它是指兩個不同區域之間的分界線或者邊界。它可以用來形容兩個地域之間的區别或者兩種狀态之間的過渡。
在繁體字中,“界境”保持了原本的意義和形态。拆分部首和筆畫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界”的古代寫法中,“田”字下面多會畫兩個小點,像是代表邊界線。而“境”的古代寫法則會在“土”字上畫上一條橫線,來形容土地的廣闊。
下面是一個使用“界境”一詞的例句:
他的行為已經超出了道德的界境。
以下是一些與“界境”相關的詞彙:
組詞:邊界、領域、界限、邊緣、分界線
近義詞:界限、邊界
反義詞:融合、交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