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糾禁的意思、糾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糾禁的解釋

糾察和禁絕。《周禮·天官·宮正》:“掌王宮之戒令、糾禁。” 鄭玄 注:“糾,猶割也,察也。” 賈公彥 疏:“有過失者,已發則糾而割察之,其未發,則禁之也。”《周禮·地官·鄉師》:“掌其戒令糾禁。”《後漢書·張衡傳》:“此皆欺世罔俗,以昧埶位,情僞較然,莫之糾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糾禁”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iū jìn,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1. 基本含義
    指糾察和禁絕,即通過監督、糾正錯誤行為,并禁止不當或違法的舉動。這一概念結合了“糾”(糾正、約束)與“禁”(禁止、限制)的雙重含義。

  2. 字義分解

    • 糾:本義為纏繞,引申為糾正、約束,如“糾偏”“糾合”。
    • 禁:指禁止、限制,也包含法律或習俗的約束,如“犯禁”“紫禁城”。
  3. 古籍出處與用法
    該詞最早見于《周禮》,如《周禮·天官·宮正》記載:“掌王宮之戒令、糾禁。”鄭玄注:“糾,猶割也,察也。”賈公彥進一步解釋:對已發生的過失進行糾察,對未發生的則提前禁止。此外,《後漢書·張衡傳》中也提到“情僞較然,莫之糾禁”,強調對欺瞞行為的約束。

  4. 現代引申義
    在現代語境中,可引申為對錯誤行為的糾正與對不當舉動的禁止,常用于描述制度或法規的約束作用。

該詞融合了監督與限制的雙重功能,既有古代職官制度的背景,也可應用于現代管理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糾禁(jiū jìn)是一個漢字詞語,由6個筆畫組成。它的部首是纟(mì),左右兩邊的部首分别是丶(zhǔ)和木(mù)。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在繁體字中,糾禁的寫法為糾禁。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比有些許不同,但基本上仍然能夠辨認出它的形狀和含義。 以下是一些例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糾禁這個詞: 1. 這個犯人被糾禁在監獄裡。 2. 法律的力量将糾禁罪犯。 糾禁這個詞可以組成其他的詞語。例如: 1. 糾緝(jiū jī)- 糾正和處罰 2. 糾紛(jiū fēn)- 糾結的争議或争端 與糾禁相關的同義詞和反義詞如下: 1. 同義詞:禁閉、羁押 2. 反義詞:釋放、解禁 希望以上回答能夠幫助你對糾禁有更全面的了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